3Z中文网

3Z中文网>知否笑长歌松泰书院 > 第188章 中二少年(第1页)

第188章 中二少年(第1页)

第188章中二少年

“跟我客气什么。”苏轼故作不悦道。

“呵呵,我老师很喜欢山水画,再有几个月就是他老人家的六十大寿了,我准备拿这幅画做寿礼。”李安想了想,还是说了一下。

换成是他,自己送给朋友的礼物,转手被朋友送给别人了,心里也会不舒服。

“画送你了,就是你的了,你送给谁都是你的自由。而且刘御史能看上我的画,也是我的荣幸。”苏轼笑道。

此时的苏轼只是名声稍显,因为丁忧的原因,当时那点名气早就消散的差不多了。

只是稍微有点傲气罢了。

刘学文虽说不是什么大儒,在石林中也有些名气,李安把他的画送给刘学文做寿礼,可见对他的画很认可。

而刘学文能收藏他的画,对他的名声也有很大的提高。

“对了,子谦,你明天有空没?我带你去见个人。”苏轼说道。

“我昨天下午才到汴京,今天学堂休沐,明天怎么也要去学堂一趟。”李安婉拒道。

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的智囊和秘书。

说起来,海文仁也曾在扬州担任过知州,不过盛纮升任扬州通判前,人家就已经被调回了汴京,担任翰林学士。

因为这五个人,都中了进士。

官家让范大相公主持新政,海文仁一直坚定的支持新政。

听苏轼这么一说,李安哪里还不知道他说的是谁,这不就是盛长柏以后的岳家么。

级别虽不高,但是地位却十分重。

三個在外地为官,两个进了翰林院。

后因帮范大相公申辩而被贬,没多久再次调会京城,又升知谏院、知制诰等职。

“海学士?”李安闻言疑惑的看着苏轼。

海文仁官职不高,只是正五品的翰林学士。

但是翰林学士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提供意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

海家五兄弟,分别以仁义礼智信为名,这一辈是文字辈,如今当家做主的乃是海家大房海文仁。

“就是那个一门三翰林的海家。”苏轼解释道。

当时海家老太爷还在世,没有致仕,也有了一门三翰林的美誉。

“那倒是可惜了,我还想把你介绍给海学士呢。”苏轼一脸可惜道。

这一代的海家共有兄弟五人,被人称之为海氏五杰。

海家五兄弟中的老大海文仁,二十三岁金榜题名,进入翰林院任馆阁校勘。

而大宋开国至今,除了少数几人外,大多数相公都有在翰林任职的经历。

海家世代簪缨,从开国至今,每代都有人在朝中为官。

新政失败后,更是上书反对罢免范大相公被外放担任知州。

他觉得苏轼大概率是带他去青楼见那些行首花魁,不太想去。

现在海文仁也不过刚刚而立之年,可以说以后有很大机会可以入相,被人尊称一声相公。

“你怎么和海学士认识的?”李安惊讶道。

“当初我参加科举的时候,阅卷的官员就是海学士,他对我的文章十分欣赏,科举后我能名传汴京,也是因为海学士夸了我的文章。后来我回家丁忧,也时长和海学士有书信往来,这次回汴京,特意去拜访过……”苏轼缓缓的讲述了起来。

李安得知苏轼要带他去见的是海文仁,就已经后悔了。

当听到苏轼说,海文仁准许他借阅家中藏书,就更后悔了。

要知道翰林院还掌管着皇家典籍,海家连续两代有人在翰林任职,家中藏书之丰,可想而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