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嬴政为主角的 > 第34章 汉中之战 下(第2页)

第34章 汉中之战 下(第2页)

【在脱离险境和张合汇合后,郭淮又提议让当时军中资历最深的张合暂时接任主帅的职位,统领全军,张合痛快的答应了,马上出门安定军心。】

【第二天刘备不甘心错失战机,于是打算渡河强攻魏军。当时的魏军将领都认为应当在岸边防守,又是郭淮站出来反对,他认为魏军新败,又失去了主帅,士气低落不适宜和敌方强行交战。不如后退一段距离放刘备过河,再击其半渡。果然,看到魏军的动向后,刘备怀疑有诈,于是放弃了渡河。】

【后方的曹操此时也听闻了战败的消息,对于夏侯渊他肯定是心痛的,毕竟跟随他征战了三十余年。但是为了安定军心,不得不痛斥夏侯渊,将他说成是“白地将军”,将士是没有错的,都是主帅的错。而唯一令曹操感到欣慰的是张合和郭淮稳住了局势,并没有彻底崩溃,曹操果断授予了张合假节,承认了他的统帅地位。】

【之前曹操还在犹豫是去支援汉中还是荆州,现在他倒是不用做选择了,公元219年三月,曹操亲率大军由长安南下支援前线,汉中之战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两位昔日的老对手又要再次对决了。】

【曹操作为一个擅长劫粮道的军事大家,自然对于己方的粮道更加上心,尤其是此次战事的后勤压力巨大。因此在进入汉中后,曹操在各地险要之处分兵把守,用以保护粮道。】

【之前面对夏侯渊,刘备主动出击,通过军事冒险获取了胜利,但这次面对曹操动地而来的大军,兵力处于劣势的刘备只能选择坚守定军山,依靠地形优势和曹操对峙。】

【其实刘备的后勤压力是要比曹操还要困难的,蜀中自古就是难进难出,益州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人力资源接近枯竭。到了这个时候拼的就是综合国力了,曹刘两家谁先支持不住,谁就要放弃汉中。】

【但是汉中对于曹刘两家的意义是不同的,刘备没有汉中,那就意味着蜀中一直要受到曹操的威胁,等到日后曹魏平息完内部,再来进攻,就更打不起了。而汉中对于曹操就没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在曹操把汉中的人口都搬走的情况下。】

【曹刘两方都在死撑,但是曹操明显坐不住了,后方叛乱还未平息,再和刘备耗下去自己得不偿失,于是曹操开始尝试着打开局面。】

【曹操命令曹家的另一名二代曹真去进攻阳平关,让身经百战的徐晃给他做副手。曹家的这些二代确实还可以,曹真在阳平关大获全胜。】

【那么按理说他应该顺势截断刘备粮道,逼迫刘备撤兵才是,为何刘备还能继续坚持呢?所以只有一个解释,曹真虽然获胜了,但是刘备派兵支援的速度也不慢,导致曹真并没有真正占据阳平关,这才使得刘备还能坚持。】

【这边曹操出招了,刘备也没闲着,实际上在曹操南下期间,刘备就已经开始布局了,他提前派黄忠和赵云率兵据守故城,占据了主动权。此城占据高山,俯视沔水,是一处绝佳的设防地点,并且威胁着曹军的粮道。曹军只能走困难的陆路来运输粮草,加重了曹军的消耗。】

【但老将黄忠却还不满意,之前斩杀夏侯渊立下的旷世奇功让这位老将自信心爆棚,他打算再玩一把大的。当时曹军在汉中的粮草集散地位于北山,此地足足囤积了数千万袋粮草,黄忠提出由他带兵去偷袭,如果能成功,曹军必然败北。】

【但是曹操擅于劫粮也是世所共知的,因此对于自己粮仓的保护肯定也是非常严密,由重兵把守,因此黄忠就把赵云的部队也带走了。】

【此时黄忠的行动史书就没有记载了,应该是无功而返,但也没亏多少,否则史书上应该记上一笔的。而这边赵云就危险了,他在接应黄忠的路上遭到了曹军的埋伏,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有被敌军追到了故城,当时留守的张翼提出要闭门死守,赵云却反其道而行之,使出了空城计,大开营门,曹军害怕有埋伏,不敢冒进,只好退兵了。这是空城计在史书中真正的出现。】

【故城之战是赵云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战后刘备来战场巡视,对赵云大加褒扬,说出了那句话:“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时两军再也无计可施,曹操也给我们贡献了“鸡肋”这个词的另一种用法,公元219年五月,曹操正式放弃汉中,班师北还。】

【至此,持续一年半左右的汉中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为此曹刘两家几乎拼尽了全力,而刘备终于拿下了汉中,奠定了蜀汉的基业。】

【下一幕就是二爷威震华夏,一个人单挑曹操全军的高光故事了。】

喜欢从嬴政开始盘点()从嬴政开始盘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