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嬴政主角可以穿越诸天的 > 第73章 李隆基的提问(第2页)

第73章 李隆基的提问(第2页)

李炎又一次看到了李隆基的发言,暗地里寻思:“这是黑子吗?这回视频可没主角啊,这都能扯上最后上场的李隆基。可前面也没人黑啊,下面连个评论都没有。”

想了半天,暂时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的李炎,还是决定继续回复这个cosplay爱好者“李隆基”。

【提到安史之乱,一般人估计会觉得,安禄山是个胡人,那他造反的队伍里应该也都是胡人吧。这场叛乱也就是如同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都是外族入侵。】

【实则不然,虽然安禄山的叛军集团中确实有数十个民族的武装势力,但汉族士兵也是不少的,甚至可以算是造反的主力。】

【其中甚至还有个现在我们很熟悉的名将的后代,那就是三箭定天山的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之孙——薛嵩。这个算是李唐根正苗红的功勋之后了吧,居然也参与了叛乱。还好他后面找机会又反正了,回归了李唐。】

【安史乱军的士兵构成非常复杂,既有少数民族人,也有汉族人。张献诚所率的万余人多数是由汉族人组成的团练兵。李庭望在东袭宁陵、襄邑时,率领“蕃、汉二万余人”。这些都能佐证,安禄山的叛军中,汉兵恐怕不在少数。】

【那为什么这些汉人士卒,会不顾民族之分,向大唐朝廷反戈一击呢?这就不得不提唐朝府兵制的崩坏了。】

【在从北周到隋唐的这段时间里,整个关陇集团得以争霸天下的核心力量,便是自宇文泰时期,不断完善的府兵制。这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发给士兵土地,并给予有土地的士兵一定的优待,且免除赋税。作为回报,士兵需要自备军械,给朝廷服兵役,帮助朝廷打仗。如果士兵在战争中立功,则根据功劳可以换取更多的田地。】

【府兵制要细说,那就太长了,反正这个制度大致便是如此。依靠府兵制的优越,关陇集团一路高歌猛进,先后孕育出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

【在唐初,李世民在四方征讨,打的周边四夷臣服,就是因为府兵制提供了优秀的兵源,同时对朝廷财政的低负担。在唐朝初期政治清明,治安良好,士兵尚且可以获得田地,生活还过得去。】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官僚集团日益腐化,民间世家大族土地兼并无法抑制,渐渐的府兵制开始崩坏。这个过程,唐高宗、武则天都无法阻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了唐玄宗时期,因为土地兼并的原因,士兵们已经分不到土地了,所以府兵制自然便消亡了。】

【在李隆基四面出击的时候,士卒来源多又回归了募兵制,而募兵可是要朝廷给钱的。】

【在府兵制时期,士兵获得是田地,天然对朝廷有归属感,也乐于保卫朝廷,毕竟自己的田地来源于朝廷。可募兵制就不同,士卒都是底层人民,谁给发钱,谁就是老大,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

【而安禄山的叛军是谁给钱呢?李隆基吗?按理说应该是他,可他自己放弃了啊,为了方便边疆防务,李隆基亲自给了节度使财政自主权啊!从人事权,到财政,权利都由节度使自己掌握。】

【那这就麻烦了,对于士兵来说,他们看不见远在长安吃荔枝的皇帝和贵妃。他们只知道,自己的职位是节度使给的,军饷是节度使发的。那么他们会听谁的?不言自明。】

【况且一开始安禄山打出的旗号是什么?是清君侧啊!你甭管安禄山自己信不信,底层的士兵可是盲从的,他们大多都是底层百姓出身,对于帝国上层的政治斗争可是不清楚的,那还不是安禄山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再说了,在当时安禄山和李隆基的关系那叫一个铁,赏赐不断,还大权在握,身为三镇节度使,那铁定是皇帝的亲信啊。现在给你发钱的领导说要带你去救他的领导,你去不去,那肯定是义不容辞啊!】

【至于打到一半知道自己成了叛军,可此时已经被裹挟上了贼船了,那只有随波逐流了。】

【至于李隆基对安禄山这么信任,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一部分是因为安禄山自身的狼子野心。】

【还有就是李隆基的年龄,李隆基是很喜欢安禄山,可他年纪大了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而安禄山和宰相杨国忠有仇,为了巴结李隆基,还把太子也得罪了。想想王忠嗣的下场,李隆基万一没了,李亨肯定要弄死自己。】

【安禄山再不准备好造反,还等什么,等死吗?】

喜欢从嬴政开始盘点()从嬴政开始盘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