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杜甫诗选注豆瓣 > 29天育骠骑图歌(第1页)

29天育骠骑图歌(第1页)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一]?是何意态雄且杰[二],骏尾萧梢朔风起[三]。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四]。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五]。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六]。遂令大奴字天育[七],别养骇子怜神俊[八]。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九]。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一〇]。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一一]。如今岂无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一二]!

这大概也是天宝末年所作。天育,马厩名,骠骑,犹飞骑。诗分三段,首段描写画马,因起二句用真马作陪,故“是何”六句,句句说真马,即句句是画马,特觉生动。“伊昔”八句为第二段,追叙画马来历,同。时反映了当时养马盛况。“年多”四句为未段,从画马空存,翻出异材常有,只是如今无人识得。叹马实自叹,作诗主意所在。

[一]无乃,只怕的意思。是推测之词。

[二]是何二字与无乃相呼应,意在证明自己的推测。是,指画的马。

[三]萧梢,摇尾的样子。朔风起,朔风为之起。

[四]二句实写马形。缥,淡青色。《太平御览:兽部》八引伯乐《相马经》:“眼欲得高,眶欲得端正,睛欲如悬铃紫艳光。”

[五]二句虚写马神,矫矫,桀骜的意思。古人多以龙拟良马,含变化,有多种多样的神态。天骨,天生的骨格。

[六]此下八句追溯画图的来历,足见当时养马的盛况。“伊”是发语词,无意义。《新唐书:

兵志》:“马者,兵之用也。监牧,所以蕃马也。监牧之制,其官领以太仆。几马五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馀为下监。皆有左右,因地为之名。”张说《陇右监牧颂德碑序》云:“开元元年,牧马二十四万匹,十三年,乃有四十三万匹。上(玄宗)顾谓太仆少卿兼秦州都督张景顺曰:吾马蕃息,卿之力也。”马二岁曰驹。攻是攻治,即训练。

[七]大奴,马奴的头目。字就是养。

[八]骥子,即此骠骑,爱其神骏,所以在另一处来养。

[九]材尽下,都是驽马。用一般马来形容骠骑,是一种反衬手法。

[一〇]点明独画此马之故。因为爱赏,故张挂在座右。观看不厌,所以说久更新。

[一一]这两句是说画马到底不及真马有用。物化,化为异物,是说真马已死。空形影,只留下一幅画。画马再好,也不能驰骋,故日无由骋。

[一二]杜甫往往因小明大,借物寓怀,这两句也是如此。由马说到人、说到自己、说到社会。

见得现在也并非没有好马,只是无人识得。表面上是为马叫屈,其实是为奇士、为自己鸣不平。腰衷、骅骝,都是千里马。王良、伯乐,皆春秋时人。王良善御,伯乐善相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