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为庶为青门是什么意思 > 76我儿拿不起(第1页)

76我儿拿不起(第1页)

“啪”的一声,吸引了满朝文武的目光。

裴宴随眼看去,定康帝案前是已经摔成碎片的茶碗。抬头看向定康帝,他嘴角带着笑,表情平和,“接着说吧,朕听着呢。”

裴宴微微低头,这确实是听着呢。

定康帝说的随意,满朝文武却没有再说下去的勇气。定康帝可不是好说话的君主,要说这次也是他们着急了,但是没有办法。三皇子贺晋较七皇子贺勉年长,现在七皇子出宫建府,三皇子却依然如故,几家皇子比较起来三皇子明显处于最下锋,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尤其礼部多次上奏,定康帝依然没有让皇子们出宫建府的意愿。一直到现在,除了已经被册封为太子的六皇子和被特命入朝的三皇子之外,其他皇子均没有参与朝政,手上当然也没有拿到正经的差事。没有差事在身就意味着不能立威力,自然也不能更好的发展自身的势力。

而太子和三皇子之间又有差距,和太子相比,三皇子在各方面都受限更多。太子是国之储君,如果没有意外是要继承大统的,虽然现在想平和的、没有任何干扰的登上皇位是痴人说梦,但是他是东宫之主,这个身份让他在朝堂上畅通无阻。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如果现在定康帝出了什么意外,亦或是御驾亲征,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监国人。

所以三皇子短时间内怎么跟太子争,要是还和以前一样,除了太子以外其他皇子再无例外都住在皇子卫所倒还罢了,起码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家各凭本事走远。但是现在突然把七皇子提了上来,三皇子一派的压力陡然剧增,他们能不慌吗?

所以就算冒险,还是需要试一试,总不能一直让主子屈居人下。

“圣上,臣亦觉得各位大人说的有理,诸位皇子近弱冠,除了景王爷都尚未大婚,礼部已经把此事提上了日程,历代皇子就没有在卫所大婚的惯例,还是出宫建府更合适。”裴宴顺着声音看去,说话的是他的熟人——顾大人。

他提出的角度倒是新颖,景王是定康帝长子,中间隔着几位皇女,年龄差拉大,从三皇子往下算几位皇子年龄相近,不过都未及弱冠,尚未大婚。皇子大婚视为成人,出宫建府是很正常的操作。

顾家是七皇子一派,现在也极力推进此事,想来是不想让七皇子做这个出头鸟,独自面对其他几位皇子和太子终究有些吃力,帝王宠可不是那么容易要的,如果有人与之分担当然更好。

这事和秦王父子关系不大,父子俩站在原地,微微低头只听不说。秦王府不掺合朝堂上的派别之争,对待几位皇子也是一视同仁,今日这还算是小场面,拉到大朝上可能是几方争执。面对这些事秦王向来不动如山,裴宴当然跟着秦王走。

“爹爹,您说我到时候要哪个地?”裴宴凑近秦王,小声嘟哝。比起几位皇子之间的各种对立、斗争,他更关心自己的小金库。对于自己被封为郡王算是意外之喜,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没想到定康帝竟然这么舍得,最后还要给他封地和赏银,封地这事让他自己选择,还真有些难办。

要是从利益上来说,封地当然是越富饶越好,毕竟封地税银和到他手的银钱相关,封地越富饶,他拿到的供奉也就越多。不过,秦王府不缺这点银子,他也不想明着去剜定康帝的肉,万一惹对方不喜更是不好,所以这个还真不好选。

秦王瞥了一眼面带忧愁的儿子,表情有些怔忪。这都什么时候了,他儿子满心满眼的还是他自己刚得到的封地,不知道是该夸他心大还是骂他心大。“老实站着。”秦王无奈。

好吧,裴宴点点头。什么都不缺的父王,什么都没缺过的父王,当然不能理解他们这种小民心态。他这么大点儿都要操心这些事情,还得不到理解。

唉,心累。

顾尚说完话之后,大殿上的文武百官纷纷站起来,各抒己见,有同意此事的,也有不同意此事的。同意此事的,想来大都是三皇子和七皇子的人,不同意此事的大概是太子一方的人。

笑话!分出去一个七皇子,他们就要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制约其成长进步,如果再多封几个皇子,他们就得浪费更多的人事物力,到时候境况可就更难控制了。而且,如果单单只有七皇子分出去,三皇子一定敌视之,他们双方计较起来,闹得越大太子一方就越得利。

定康帝也没说话,就静静的听着,表情还算不错。随着大殿上百官讨论声越来越大表情还是不变。

定康帝端起茶杯砸了一口茶,看着殿下文臣武将说的热烈。他转头又看了看右手边站着的几个儿子,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长大了,都知道怎么利用手底下的人来逼迫他这个父亲答应一些事情了。

册封老七是现有条件下对各方局势最好的选择,利用军功提他的位子,让他此后在江阴大军中更有话语权,他当然知道鹤王父子绝对不会轻易把兵权交出来,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几万大军的归属,岂是一年两年就能说得清的?老七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去和鹤王一家子周旋。他还活着呢,正值壮年,他就不信鹤王父子能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其他皇子的情况可就不同了。定康帝生平最忌讳皇子依靠母族为自己谋求权利,最后剑指自家兄弟的行为。温皇后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皇后,太子有温家这样一个外家,今后不管他有了再多的儿子,娶了再显赫的妃子生子都越不过太子去。

温家名声大,虽然这些年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但还是不能否认它在文人之间的号召力,这恰恰是太子最需要的助力。但是当太子一心一意信任自己的外家,事情就难办了,定康帝最近就时常会怀疑贺熙身为太子的能力。

大概是过得太舒服了,还是他这个做父皇的把他保护的太好,让他并没有意识到身为太子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在这天下之中,谁都不能相信,要想走到最高的这个位置,依靠的只能是自己。一昧的相信那些所谓的亲族,结局会很可悲。

所以还是得有竞争者,他把老七拉出来,也有想激一激太子血性方面的考量。虽然早已预料到不少人都会有反应,却没想到这么多官员站出来,是公心还是私心?他们都选择用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要妥协的也只有他,凭什么?他这几年太好说话了?

“都说完了吗?”定康帝把手里的茶盅扔在案上,“咚”的一声,像是敲打在现场所有人的心上。

“都说完了就听朕说两句。”定康帝看了一圈,“知道你们都各有小心思,今儿是为了给老七庆功开的宴,也是他的封赏宴,有些事情就不能留在朝堂上说?偏要在宴会的时候你一言我一句说的比谁都激动,怎么你们比朕还关心他们几个不成?”

满殿寂静。

“臣等不敢。”大殿上跪了一地。

“不敢,朕看你们一个个可都敢的很,朕一句话都没说你们倒是把所有的主意都列举出来了,是不是这事儿都不需要经过朕的同意,你们商量商量就能办成了?如果能行,你们自己去做好了。”定康帝笑着说道。

“臣等妄言,圣上恕罪。”

“恕罪?”定康帝默念这两个字,几近没有语气,却让殿下的百官打了个寒颤,背后生生被激出冷汗。

“秦王怎么看此事?”定康帝缓了语气,看向裴贺之。

“太子位重,事关社稷,圣上早早按照祖训立了太子已经足够。至于其他几位皇子的归属,自然是圣上说了算。臣觉着现在这个制式就不错,谁立功谁受封,也能激发众位皇子的潜力,也让他们知道生在皇家是上天给他们独一份的偏爱,但要是认为身为皇子就能为所欲为,到了年纪分出去就能享一世荣华就大错特错了,衣食无忧和荣华一生,端看他们选择。”秦王轻飘飘的说道,生在皇家天生就比别人高一头没错,但是如果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妄图染指那些自己不该染指的东西,就不自量力了。

每逢皇位更迭,总伴随着流血牺牲动乱,不接损失银两还可能弄得民不聊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一部分人被养大了心思,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事,当然不可能。人手里握着的权力的时候,总是会遥想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人如此,……但控制住总好些。

定康帝看向裴贺之,对方气宇轩昂,只单单是站在那里就掩饰不住周身的气势,一直到现在定康帝都还忘不掉小时候的他,彼时爱跑爱跳爱闯祸的贺芝,现在已经为人夫为人父,自立门户,甚至连姓氏都变了。

关于皇子之间的兄弟情,在场再也没有比他们兄弟俩更清楚的了,他们真的就是从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情?可笑,前一刻还在和你谈笑自若,下一刻就可能在你背后插刀,如若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输赢根本没有悬念。最可怕的是几方势力相差无几,那斗起来可能祸乱整个朝纲,定康帝还是太子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种境况。

每一个帝王在登上皇位的时候,都是脚踩着鲜血一步步走上去的,最后的胜利者不一定是最强的哪一方,但绝对是最幸运的。从登上皇位,定康帝就发誓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儿子经历他曾经的苦楚,就算没有经历过兄弟阋墙,他也能培养出来一个当之无愧的帝王,这是他一贯的信念,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他有些力不从心了,要不然他还能压老七两年。

定康帝眉眼深沉,他看向太子,只怕对方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所说的那些话,对方一句都没听进去,让他远离温家,就跟他这个做父王害他似的,他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只能听天由命,其他几个孩子,他也压不了多久,要是他不能早些开窍,这皇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