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再想想还在宫里苦熬岁月不得出头的元春。王夫人拿帕子在眼里按了按,到底没再说什么的叫宝玉出去了。
如果老太太能彻底好转,如果元春能诞下龙嗣,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房已经这样了,若不给宝玉娶个强势的妻族,怕是她的宝玉得叫那些贱人欺负死。
林丫头强势,可林家却不强势。林如海要死不活的,到现在还和他那老不死的姑母活得好好的。
旧年林家刚进京的时候,林家好位老姑母就病病秧秧的,没想到老太太那么硬朗的身子都倒下了,这位竟然还活着,唉。
对了,林家的瑜哥儿听说书读的极好,只到底如何,还得进了考场才能知道。
所以虽然王夫人是叫宝玉挑媳妇人选,但她还是更倾向史家那边。
虽然史家大丫头命硬,但她还有两个做候爷的叔叔呢。真有什么事,回娘家一哭二闹的,还怕不能解决问题吗?
可惜了,偏偏还定了亲。
所以和黛玉一样,宝玉的亲事也是件好大难问题。不过林如海挑的是人品和后宅婆媳妯娌的性情。而王夫人挑的则是家世人脉。
就在这样那样的琐事里,迎春的亲事终于定了下来。
三品文官家的嫡长子,嫁过去就是嫡长媳。
这个时代的人成亲年纪都偏小。如果不看家世,光看男人自己的成就,怕是挑不出几个少年英才来。
贾琏挑的这家,家风不错。不是那种穷酸书生一朝鲤鱼跃龙门的那种官一代,而是家学渊源的那种既不没落也不显达的人家。
嫡长子年纪只比迎春大四岁,却已经是举人了。不过名次过于靠后,家里叫他晚两科再参加春闱,以免侥幸考中再落个同进士如夫人。
瞧瞧这想法,多不接地气。
三年一次的春闱,每次还只录取两百多号人。如果说一年一次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那个年代的科举就是走钢丝了。
所以说这同进士如夫人什么的,也是不是想要就有的呀。
这家人竟然还瞧不上。
╮(╯▽╰)╭
贾琏选择这家,除了家世和男方的人品家风外,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这家有家学。
家学里,每届都有考出名堂的书生,比荣国府那个强了几百倍不止。这些不但是实力,也是人脉。
贾琏做了决定,象征性的知会了一声贾赦和邢夫人,这门亲事就开始走程序了。
宝钗虽是商贾出身,但规格眼界绝不逊色世家之女。再有正因为她是商贾出身,她比旁人更懂得什么是投资。
他们与迎春是手足,也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于是不用贾琏多嘱咐,迎春的嫁妆绝对漂亮上档次,配得上她荣国府嫡女的身份。
是的,嫡女。
虽然是记名的嫡女,但也比庶女说出去好听。
这种面上活,无论是贾琏还是宝钗都做得。
因许颢有意相让,贾琏在平藩之时立了不少战功。回京后,又一番走动,直接来了个升官晋爵,成了人生赢家。
有这么一个出息的嫡亲的哥哥在那里立着,又见了一回迎春丰富的嫁妆,那婆家人哪个都得高看迎春一眼。
迎春面相长的好,不管内里已经成了什么样,但却仍旧给人一种观之可亲的温柔和顺之感。
再加上迎春年长,多出来的那几岁更是深受绯歌各种影响。于是迎春一边让自己彻头彻尾的温柔可亲,贤惠端庄。一边带着她那厉害的丫头和陪房叫婆家人不敢小窥了她。
主要是她脾气太好了,哥哥嫂嫂担心她受委屈,这才安排了些重规矩的陪嫁。
真哒,她特别老实。
迎春出嫁,十里红妆。阖族老少爷们和一族的女人都来了。
往常上进的时候不见有多少人,可这种凑热闹的时候就发现贾家人丁有多兴旺了。
前几年凤姐儿为了省钱,将贾家在京城的几房人都撵到城外居住。这些人欺软怕硬不敢言语,到底生生受了这种不公平处置。
但没办法呀,谁叫宁国府是长房,凤姐儿是族长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