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二虎叹了口气,咬了口手里的大馒头,配上一口萝卜蘸鸡蛋酱,无奈道:“我是想让你管,可你大哥上学堂也得用钱,这些粮留下自家吃的,给你阿哥那边送去些,卖出去的也没多少,到时候拿到了银子,给你一半留着家里平常花销,剩下一半给你大哥存着,多了少了就这些,他爱要不要吧。"
汤丽听完没说话。
汤阳撇撇哺嘀咕了句:“他哪会不要,他跟娘一样最喜欢银子。”汤二虎撇他一眼,倒是没训他。
汤阳说完突然想起来阿哥普经让他也念书的事,以前没觉得这事儿能行,但是现在却觉得,或许可以试试。
他偷偷抬眼看了看爹的脸色,试探着问道:“爹,你觉得我聪明补?”汤丽不解的看他。
汤二虎也抬头,"啥意思?你挺聪明的,干活也有劲儿,咋,想跟我学种地?"
汤阳吞了下口水,斟酌着说道:“阿哥说,等过完年会给小西哥哥找个老秀才教他读书,问我想不想跟着学。"
他说完,又看了下当爹的脸色,“嗯,就,我还挺想学一下的。”汤二虎沉默了。
中年汉子掌着馒头默不作声啃了好几口,才在小儿子忐忑的目光下点了头,“行,那你到时候也过去跟着学学,要是学的好,你……”他吐出口气,"你也去县里的学堂念书。"
汤丽张了张嘴,想说去县里念书花的钱太多了,可又想到如果弟弟能读书,也是件很好的事情,她便没说话。
汤阳却又犹豫了。
“爹,你真想我读书?”
r>
“可咱家没那么多银子。”汤阳清楚,如果他和大哥都读书,家里一年卖粮食得的银子恐怕都不够,供一个读书人都费劲,别说供两个了。
汤二虎沉声道:“你别管那么多,你要是真的能学好,能考个童生,我砸锅卖铁也供你读书。”汤阳感动的泪眼汪汪,到底摇摇头,"不了,我不读了,跟爹学种地。"
汤丽抿了下嘴唇,说道:“阿阳,你要是想读书就试试,认了字也挺好,以后如果不想种地可以去镇上或者县里找活干,会认字的总比干苦力活的赚得多。"
汤阳想了想后点头,“阿姐你说得对!”
就因着这事儿,汤二虎后来两天都基本没咋说话,汤阳挺后悔,自己不该说那些让爹有压力的。这天一早,汤二虎赶着骡车,板车上放了六个鼓溜溜的大麻袋。
"二虎去哪啊?这就要去卖粮了?"
“你今年卖的有些少啊!”
“你家地不是收了不少,咋才卖这么点儿?”汤二虎笑着朝他们摆摆手,并没多说什么。
大宅子后门,骡车停下,看到院门关着,汤二虎拍了两下。大骡子叫了两声,甩了甩尾巴。汤二虎转到前门,拍了拍门环。“谁呀!”卫西的声音从里边传来。
“我,你汤伯伯!”
“来啦!”卫西开了门,见到他和大骡子都在门外,还挺惊讶,“汤伯伯你咋来了?”“你哥和你哥夫呢?”汤二虎问了声,"我过来给你们送些新麦,吃的时候让你哥磨了。"卫西被他说的一愣,眼睛往板车上看,六个大麻袋!
“这不好吧,我哥和哥夫去山里摘桃子了,要不你等他们回来再说?”
汤二虎道:“家里还有活呢,等他俩回来还不知道要啥时候,粮仓在哪我给搬过去。”卫西没办法,哦了声给他带路。
等卫东和汤旭回来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他俩满载而归。
最近天气太热,汤旭不想天天在灶屋忙活,所以把小食摊的生意给停了,等入了秋天气转凉,再卖热乎乎的麻辣烫,也能勾一勾村里人们的胃口。
所以他俩一早起来就进了山,又是背篓又是麻袋的,摘了好多果子,还摘了板栗核桃,下山的时候卫东是挑着扁担的。
“
哥夫!你们可算回来了。”卫西看见他俩后一脸激动,拉着汤旭的手往灶屋去,"刚才汤伯伯过来了,还拉来六个大麻袋,说是新麦子,等吃的时候让我哥磨了。"
汤旭一愣,进了放粮的小仓房看了眼,六个麻袋整齐的摞在墙角,下边还用石头和木板架起来了。
卫东跟他进去看了眼,说道:“你多没少给送。”
按照汤二虎那些地来算,如果刨除缴税的,剩下收了也就二十来袋,给他们送了六袋,他家自己吃留下六袋,剩下的拿去卖钱,一斤新麦粮商收九文,一个麻袋大概一百八十多斤,就按照两百斤算,一袋粮食差不多卖一千八百文。
他剩下的那些新麦,全卖了能得十五两都算多了。等水稻下来,恐怕还能卖十两。
麦子地收完紧着翻出来再种其他作物,反正这地不能空着,还得上肥好好养养地,等收了这些再继续种。
一年年的就这么倒着种,不然哪来的粮食吃。
汤旭心里满涨涨的,深吸好几口气才把鼻子里酸意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