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国王从未想过,会在自己面前见到朱允炆。这实在太过离奇!朱允炆的故事他略有耳闻,一度认为他会成为大明的储皇。然而万万想不到,这个意料中的人物,最终并未成为储君。反而流落天涯,甚至有传闻,朱允炆已被斩杀。当然,是否真的遇害无人能确证,只是一些各方的流言,说他死于朱允熥之手。但从眼前的情状看,显然只是谣传。若真已身亡,又怎会立在这高丽的殿堂?于是,高丽国王起身向朱允炆问道:“你为何在此地?”朱允炆将手负于身后,依旧神秘莫测,充满自信,说道:“自然有一桩交易与合作,欲与高丽国王共议,不知你是否有兴趣?”高丽国王沉默片刻,随即开口:“这次行动,你也参与其中?”朱允炆点头道:“不错,且我至关重要。你们攻打大明之际,我亦有些许追随者,他们可为我所用,形成内外呼应。甚至在行进途中,只需我一言,那些守卫城池的官员便会无条件开启城门。你说,我是否有资格参与此次合作与行动呢?”闻言,高丽国王眼中闪烁光芒。若朱允炆的确保有这样的能力,无疑是极大的助力。毕竟,外部力量由高丽与东瀛联合,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而朱允炆还能掌控一部分大明境内官员,无疑将为一路征战带来极大便利和协助。在遥远的大陆上,高丽王国与东瀛岛国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高丽国王李成桂立刻提出疑问:“不知阁下的条件何在?如果你打算在征服大明后自立为王,只给予我们微薄的利益,那么这样的空谈就无需再提了。”朱允炆淡然一笑,充满信心地回应:“此等小儿科的谎言,就连稚童也不会信以为真。请放心,我们的合作基于公平,绝无亏待对方之理。各自的实力将决定最终的利益分配。比如这次三国联手,兵马出力最多、战斗贡献最大的一方,将在胜利后得到相应比例的利益。而我,仅求南方的数座城池,以建立独立的王国。”李成桂国王眼眸微眯,见朱允炆直白坦诚,他接着说道:“那么,若果真如此,北方广袤的土地归我高丽所有。”东瀛公主嫣然一笑:“既然如此,大明东部归属东瀛,你们应该没有异议吧?”三人相视而笑,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神色。此刻看来,他们的需求各有归属,划分的领土互不侵犯。东瀛靠近大明东部,故要求该区域;朱允炆声明要南方之地,与高丽及东瀛无利益冲突;高丽则觊觎大明的北部,彼此疆界分明,利益划分显得相当公平,令各方心安。这样的局面暂时消除了猜忌,至于真正夺取大明后,如何分割这片土地,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关键在于,眼前的合作清晰可见。既然合作达成共识,李成桂国王便向朱允炆询问:“你提到拥有自己的势力,能告诉我详情吗?毕竟,单纯的内外呼应并不符合你的地位。”朱允炆轻轻一笑:“我手中握有一支大明的军队,这支军队的真正领袖与我有着深厚的渊源。一旦我有所行动,他们会在那位将领的引领下迅速倒戈于我。”李成桂国王顿时露出好奇之色:“哦,不过请问,你口中的军队是哪一路?据我所知,大明的军队如今尽在朱允熥的掌控之中。”朱允炆神秘一笑,随后说道:“你可曾听闻大将军,曹国公李景隆?”李成桂国王皱眉思索,片刻后回答:“李景隆之名略有耳闻,听说他的父亲李文忠是大明开国的猛将,实力不可小觑……”如此言之,他的子嗣既然得以承袭曹国公的尊号,并被赐予魔界大将军之衔,必然身怀非凡之能耐。“这位李景隆,现今于辉煌的大明王国,依然握有大将军的军权及相应权柄吗?”朱允炆颔首道:“正是,李景隆与我私交颇深,若我揭竿起义,他必定无条件响应。而他麾下掌控着十万精锐魔族战士。到时候,那十万铁骑将听我调遣。高黎国国王与东瀛国公主,你们可认为我有资格与你们共谋合作?”李成贵笑应:“理当如此,你可在大明疆域内收拢一众忠心旧部,为我等打开通路。能让一位统率十万大军的大将军归心于你,这般实力,在我们的世界之中,定然能发挥重大作用。合作之事已谈妥,利益分配亦无异议。如今各方势力已昭然若揭,便正式结盟吧。愿我们的合作如行云流水般顺利!”朱允炆淡笑,突然眉头轻扬,又道:“此次行动,我估计有七八成把握成功,届时我有一项请求。”东瀛国公主转向朱允熥问道:“敢问,大明皇室后裔,你的要求是什么?”朱允炆皱眉道:“无需再称我为皇室后裔,我不愿再扮演任何人的孙子。被人当作孙子,最后却被扫地出门,哼,岂不可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我就是我自己,我要凭自己的力量夺取一切,而不依赖他人,不做他人的傀儡,去承继他人的遗产。此外,我的要求是,事成之后,大明皇帝朱元璋与大明皇太孙朱允熥,必须由我来裁决。我要狠狠地将他们踩在脚下,让那个老朽明白,他所青睐之人,应当是我。这就是他,选错人的代价。”实话实说,尽管朱允炆遭受重创,看似失魂落魄地离开金陵,但他的雄心壮志并未因此减退半分。他渴望成为中土霸主的念头,始终萦绕在他脑海中,未曾消逝。因此,即便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依然梦想夺回他认为属于自己的一切。于是这段时间,他并未放弃,反而不断寻找途径,企图延续他的权力争夺,攀向那个至高的地位。所以他悄然造访了许多城市,联络了许多与他有过交情的政要。他希冀借由昔日建立的关系网,重新崛起。而这一次,他不再如以往依赖朱元璋,期望从他那里得到什么,而是想要自立,积聚足够力量去争夺,去抢回一切。或许,可以说,他正筹备一场起义在这个奇特的世界,既然身为太孙,继承王位的常规道路封闭,无法平静地接手皇家的权柄,也无法踏上皇座的征途。那么,选择抗争,投身战火,或许正是机遇所在。何况如今,他已与高丽王国的国王以及东瀛岛国的公主结成了联盟。三方各怀资本与力量,若能巧妙配合,集结所有力量,于大明疆土上开创一番霸业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于是,朱允文与高丽国王、东瀛公主开始了精心策划,布局攻打大明的路径,制定沿途要占领的城池。战略部署紧锣密鼓地展开。与此同时,大明境内,朱元璋已得知风声,正与朱允熥商议对策。当然,他们并未察觉朱允文的介入,只知东瀛与高丽暗中勾结,活动频繁,似乎酝酿着某种阴谋。然而这些对朱允熥来说,无足挂齿,他甚至连担忧都未曾流露。在他眼中,高丽与东瀛即便联手,也无法动摇大明根基。即便在大明的过去,两国联军也无法撼动其威严。何况今日的大明,军事力量已达到空前的强大。军队实力的大幅提升,高丽与东瀛的联合已无法匹敌。朱元璋听到朱允熥的分析,心头宽慰,他对别的或许尚存疑虑,但对于军事,朱允熥的能力,朱元璋从不怀疑。因大炮的威慑力与特种部队的体质,已足够令朱元璋震撼。如今在朱允熥的指示下,轻型大炮大量制造,更为便捷的火绳枪也迅速产出。关键是这些火绳枪火力猛烈,操作简易,采用朱允熥先前发明的雷汞作为点火引子,令枪械效能大幅提升,威力倍增。在这种状况下,每个掌握火器的士兵,只需手握火绳枪,在一定范围内便能消灭数个乃至数十个敌人。更何况,还有具有毁灭性的轻型大炮?因此,朱元璋确实无需忧虑。他可以对朱允熥有所保留,但不能低估轻型大炮和改良火绳枪的威力。朱元璋不再提及此事,反而有些期待,期待高丽与东瀛胆敢挑衅大明。因为这样一来,说不定大明能轻松将这两个小国并入版图之中。如此,朱元璋的政绩岂不是更上一层楼?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露出一丝微笑,然后望向朱允熥,说道:"允熥,如今王国四境安宁,人民生活在魔法的照耀下日益繁盛。这一切的成就,皆因你的智慧,连我也受你的荣耀所惠。"朱允熥朗声笑道,接着说:"我只是思维敏捷,常能构想出一些奇特的魔法策略罢了。但有些事务,仍需您这位伟大的贤王亲自费心。例如,我们要在全国推行魔法疗愈馆,这需仰仗您的威望去推动。还有魔法学习殿的建设与推广,定会遭到各地贵族家族的阻挠。毕竟自古以来,贵族们因其掌控大量秘传知识而繁荣。如今若让每个平民都有机会踏入学习殿,研习魔法,必然触动他们的根基利益。那样,恐怕会引起他们激烈的抵抗。"朱元璋点点头,说:"你说得对,历史上的贵族家族之所以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掌握着知识的钥匙,让普通百姓无缘学习,让有志者无处求知。虽然唐朝后设立了魔导科举,打破了这种局面,削弱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但贫穷家庭的子弟依然难有机会接触魔法。只有富裕人家的孩子才能学习,然而许多深奥的魔法和知识仍然为贵族家族所独占,不是普通学子所能触及的。这个问题确实令人头疼,实施起来定会困难重重。你指望我来解决,我却有些想逃避了。"朱允熥理解了他的暗示,老爷子已经年迈,不愿再挑这重担。归根结底,还是希望朱允熥来操持。尽管无奈,他只能苦笑道:"好吧,皇爷爷辛劳半生,这些事还是让我来忧虑吧。"朱元璋随即开怀大笑。最近,他渐渐将王国的大权全权交给了朱允熥,即便是没有明言,朱允熥在朝政决策上已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足以表明,朱元璋对朱允熥的信任已达到了何等程度。回想当初太子朱标在世时,他虽辅佐朱元璋,但并不能完全独立处理朝廷事务。而此时的朱允熥,已具备了超越前任太子朱标的实力与权威离开紫禁城的皇家书房,朱允熥打算寻找杨荣、杨溥与杨士奇,将他的意图传达给他们,这关乎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神秘学院的重大事宜。:()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