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也四十好几了,差点没被亲儿子气出个好歹来:“朕在你这个年纪儿女都已经好几个了。”
接下来的话题胤祐已经猜到了。果不其然,只听他阿玛说道:“老祖宗和太后都问起这事,老九老十都快成婚了,你的婚事也不能再拖,嫡福晋我已经给你挑好了,佛伦的孙女,舒穆禄氏,嫡出。再给你挑两个侧福晋。”
胤祐不屑的晃了晃脑袋:“佛伦我就不喜欢,我能喜欢他的孙女吗?”
“这是你身为皇子的使命,由得你喜不喜欢?”
胤祐笑弯了一双好看的眉眼:“那我就回甘肃去。”
康熙一愣:“你去甘肃做什么?”
胤祐嘿嘿一笑:“当初,我看到前年敦煌就此没落,心中颇为感慨,想着出掉了噶尔丹,就能打通往来贸易,将那边的玉石、棉花还有葡萄运回来,把我们的瓷器、茶叶卖给他们,这样,也能让西北一带的经济复苏。”
原来他也不是真的游手好闲,他还关心几千里外甘肃一个边陲小镇的经济。
胤祐继续说道:“再过些时日就该吃李广杏了,阿玛你不知道,那杏和咱们这儿的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清甜,我都馋了。”
“我还想看看莫高窟怎么样了,一千年前的壁画,我希望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再过千万年,让咱们的子孙后代也看看。”
康熙瞪他一眼:“别想了,你连福晋都没有,哪里来的子孙后代?”
得,这话题又给绕回来了。
“阿玛~”胤祐走上前,站在康熙的龙案前,“三哥让我去一趟算学馆,说是有事同我商量,咱俩再聊一会儿,他那边该下学了。”
康熙深吸了口气:“朕话还没说话,你急什么?”
“您说您说!”
“去甘肃,你想都不要想,那边的事情朕已经下旨让陕甘总督去办了,你就安心呆在京城,哪儿也别想去。”
胤祐敷衍般的点点头:“知道啦!”
康熙站起来:“走吧,一道过去瞧瞧。”
之前第一批在算学馆学习的几个人,经过康熙、诚郡王以及传教士的教导,如今几年过去了,他们也已经顺利毕业,承担起了教学工作。
康熙一路看下来,还挺满意。
胤祐在他身后,问诚郡王:“三哥今天把我叫来有什么事?”
诚郡王这才说道:“儿臣想,这天地下的读书人学习《四书》、《五经》都有书,学起来也较为统一。咱们也能把和数术相关的内容也编纂成书,推广到全国各地的”
胤祐听完眼睛一亮:“咱们可以从易到难,编纂成几本书,这样就能提供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
诚郡王又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找你来商量,书应该怎么编。”
康熙看着两个儿子你一句我一句,说得有板有眼,还挺高兴:“行了,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兄弟俩去办。小七别忘了去给老祖宗跟皇贵妃请安。”
“儿臣知道了。”
胤祐来到凝春堂给太皇太后请安,正好皇后也在。老太太一见到宝贝孙儿就满脸担忧的问道:“弟弟们都成婚了,我的小七还一个人,这可如何是好。”
胤祐说:“我还小,不急。”
“你不急,乌库玛嬷可急了,乌库玛嬷还想抱抱你的孩子。”
胤祐从善如流的点头:“那我再努努力。”
太皇太后轻拍他的手背:“没有合适的嫡福晋,可以先挑两个侧福晋。”
胤祐咂咂舌:“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尊重嫡福晋。”
太皇太后疑惑的问:“这怎么能是不尊重呢?”
“不知道,反正我要是嫡福晋,我就不高兴。”
这个道理听着新鲜,太皇太后转过头去:“皇后,这是什么说法?”
皇后笑着给她斟了杯茶:“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去操心,咱们就别费那个神了。”
太皇太后捧着小心肝儿的脸:“好好好,你是好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
这一日,康熙给胤祐安排了个任务,要他带着赏赐的白金锦缎去探望病重的费扬古将军。
他在西北的时候,身体其实就已经不太行了,但因为噶尔丹未除,硬撑了那么些年,直到康熙三十六年才返京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