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老师吃完了晚饭,也在这一边溜弯。
“尚老师!马老师!”几个挖菜的孩子看见马大丽跟她打着招呼。
“农村孩子不比城里孩子笨,只是城里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农村孩子在求生。”尚老师叹了口气,这些年她专注培养学生,成材者了了,就算是有一两个好苗子,也折在半路上了,“宏生不上学了?”
“不上了,他不是学习的秧子。”
“他怎么不是学习的秧子了?他多聪明啊!只是不往正地方用,家长管一管逼一逼,是能考学的。”
问题是哪个家长会管一管逼一逼啊?马家已经是全村最重视子女教育的了,他们家仍然对孩子的教育一切随缘,读得好就一直供下去,读得不好就不供了。
村里的小学基础打得再好,也是三年制的啊,去公社读书是一道坎拦住了村里八成的孩子。
“尚老师,您说咱们把这一块地开辟出来种土豆怎么样?也可以种点菜什么的。”
“啥?”尚老师在忧心学生呢,大丽在想着种东西。
“种点儿土豆孩子们又多了些吃食。”山地不比平原,靠山屯人均耕地算是少的,现阶段也就是勉强温饱,孩子们正是生长发育期,需要营养。
>r>
“谁来种?”
“让孩子们自己种啊。”
“也行,把我的那块田也交给孩子们种吧。”尚老师挥了挥手,她其实是村里唯一有编制的正式老师,仍然有一块地,地不算多,三亩二分,过去都是交给跟她家最近的马家种,马家到时候分给她粮食。“不过小马啊,你不能眼前只盯着一亩三分地,盯着吃喝啊,得想想未来。”
“未来?”
“孩子就是未来,孩子不能局限于吃饱穿暖,这里也很重要。”尚老师指了指脑子。
“姐!妈让你快点儿回家!”马宏生大声地叫着。
“好!”大丽应了一声,跟尚老师告别,往自己家的方向跑去。
尚老师看着她的背影,从心里往外觉得,年轻真好。
大丽进了自家的院子,先看见套着针织车座垫的自行车,“大姑来了!”她紧走了两步进屋。
姑姑马占梅正坐在炕上跟葛凤芝说话。
“大丽!你大姑来报喜了。”
“报什么喜?”
“你淑艳姐五一结婚,让咱们全家都去。”
“真哒?”大丽笑了笑,高兴也不怎么高兴。
“当然是真的,谁拿这个开玩笑。”马占梅笑眯眯地说道,“下次就是轮到喝你的喜酒了。”
“大姑,我两个哥哥还没结婚呢。”
“他俩啊?都不忙!你大哥今年军校毕业就是正经的国家干部,自然有人操心他的婚事,你二哥看看今年考学考啥样!考得好将来也错不了,考得差也送去当兵去。”葛凤芝早把两个大点儿的儿子的事盘算好了,她不着急当什么奶奶,孩子得比大人强,老虎一只就拦路,耗子一窝也是喂猫的货。
“咋?你也想让宏学当兵去?宏学都二十了吧?”
“周岁二十,虚岁二十一了。”
“你也不怕耽误孩子。”大姑跟葛凤芝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