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要著书立书,弄一本《中兴名臣传》,把你们弄上去,让你们名留青史,让后世人瞻仰你们的功绩。
随后就是话题一转,为了效仿唐太宗凌烟阁十八名臣的旧事,这中兴名臣传的第一批也只有十八个人,大家可以相互推举。
这是朱由校给他们找的事,免得朝堂上整天死气沉沉的。
死了那些人,自己也很不高兴很不高兴,自己可以独自悲伤,但朝堂上绝对不能有这种气愤。
朝堂整体上还是要积极向上的,大家要乐观开朗,好好的工作、好好的干活,这样才可以。
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哪有时间能留给你们悲伤?
于是朱由校才抛出了这个计划。
看着下面那一张张兴奋的脸,朱由校知道计划成功了。
孙承宗和徐光启也不会走,看这两人的样子就知道了,即便是要走也要等书修完。
这个书要编撰起来,那恐怕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干完了。在这方面,朱由校有绝对的信心。,!
布重要的事情。
朱由校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最后坐在龙椅上。
所有臣子们一起跪下大礼参拜,同时口中高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诸位爱卿免礼。”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到了一边。
今天早上的早朝他们都参加了,却没有人准备题本,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讨人嫌。
皇帝这么久不上早朝,突然上了早朝,肯定是有事情要宣布,而且肯定是大事。
在这个时候,没有眼力劲的去上奏,这得是多么不会做人的官才能干得出来的事?
这么干了的话,估计这官恐怕也当不久了。
目光扫过所有人,朱由校缓缓的说道:“自朕登基以来,已有十一年了。朝堂之上,臣子兢兢业业,朕与诸位爱卿相处也颇为相得。如今大明北扫蛮夷、内安社稷,实乃诸位爱卿之功劳。”
“很多臣子陪朕一路走过来,风风雨雨、尽心尽力。这半年以来,朝堂上的臣子离朕而去的离朕而去,回乡养老的回乡养老,朕的心里面深感痛心。”
所有人听着,脸上的表情松懈了不少。
显然,皇帝说这些,就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惩罚大家。
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不过很多人还是心有戚戚焉。毕竟朝堂上站着的人,很多都已经老了。
朱由校的目光扫过所有人,继续说道:“你们为大明做的事情,朕都记着。今日朕要宣布一件事。韩爌,这一次的圣旨由你来宣读。”
这句话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包括韩爌自己。
显然这一份圣旨肯定有不同寻常的地方,不然不会让他来宣读。
他在朝堂之上兢兢业业了这么多年,这是陛下在酬劳他。
“是,陛下!”韩爌答应了一声,连忙从旁边的陈洪手里面把圣旨接了过来。
把圣旨展开,韩爌清了清嗓子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三皇治世、五帝分伦,帝者以牧养生民为社稷,当上体上天好生之德,循加万物,君明则臣举,朝野同心矣。”
“逖观历代之治,无右本朝之隆,充塞乎协气之流,洋溢乎颂声之作。朕无一日不举皇纲,无一事不亲圣览,宵衣旰食,焦思劳神。禹迹混同,方致太平之运;尧心未倦,俄兴不豫之灾。”
这下面的臣子脸色都有一些怪异。
这是一份什么圣旨?
前面说得都是挺好的,这后面怎么就话锋一转吹捧起自己来了?
现在谁都知道大明是中兴盛世,当今陛下是中兴圣主。这事早有定论。
平常大家拍皇帝马屁的时候也都这么说,比这恶心的话都说得出来。可是谁能想到皇帝自己说?
你说纵观历史,无右本朝之隆,这没人反驳。
当今大明之兴盛,百姓之富足,纵观历史,的确是没有。在这方面吹捧一下自己,也算得上是理所当然,不算什么太过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