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一年五月初五,安禄山出蓟城南门,点验全军之后,喊出“清君侧,保大唐”的口号,正式举旗造反!
据说,当时在校场之上的将士一片大哗。
安禄山早有预料,直接下令,将河东节度使留守杨光,押上了点将台,一刀枭首,以此祭旗!
并扬言——有异议,胆敢煽动幽州军士者,犹如此人,祸及三族!
暴戾,狠毒,一举压制了所有幽州兵将!
安禄山直接下令,大军开拔,直趋向南!
据裴士淹传递来的情报,随行兵将,足足十万之巨!
李老三听了之后,幽幽一声长叹。
纵然谢三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每一次见面都要强调一下安禄山必反无疑,但是他李老三多多少少的心中还有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一请安禄山……二请安禄山……三请安禄山……不至……
非但不至,等来的消息,却是他扯旗造反!
这让对安禄山一直推食解衣的李老三,由衷地感到一种失望。
早有准备,却有幻想,幻想破灭,无限惆怅,
惆怅过后……
大唐天子李老三,在这一刻抖擞精神,仿佛又变成了开元十三年封禅泰山的那位意气风发的开元天子,再也不复天宝年间对政务的慵懒,双眼之中,精光连闪,看向了谢三郎。
怎么办?
“出兵平叛,别无选择!”
谢三郎一如既往的强硬!
李老三即便重新振奋了精神,却也不得不苦笑,平叛肯定是要平叛的,但是,刚才不也说了吗?安禄山麾下将士十余万,咱打得过吗?
谢直一见,这哪行啊,仗还没打呢,怎么就心虚了?这么说的话……当务之急,不是如何讨论如何评判,而是给李老三树立信心。
谢三郎马上化身为战国时的纵横家,开口就是给李老三加油打气!
“安禄山必败!”
李老三顿时眼前一亮。
怎么说?
“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名不正言不顺!这叫出师无名!”
所谓“清君侧,保大唐”,重点在“清君侧”三个字上。
“清”谁?
清理的,就是君王身边的奸臣。
不过,“奸臣”大唐朝堂之上,还真没有……
“奸臣”这东西,得满足两个条件,才能被称为“奸臣”。
第一个条件,奸。
得有那种祸乱天下的实际举措,而且还得形成朝野共识,这事儿,就是他的锅,才能定义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