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声音刚刚出口,三个老头,一个比一个快,“噌噌噌”就蹿到大车上去了,都没用水生喊“一”……那身手,真是一个比一个矫健!
柳放在旁边看着,气得直翻白眼。
水生却把目光转了过来,大手一张,一把就薅住了柳放的脖领子。
“我没说你是吧!?
等着我喊一呢!?
还不赶紧走!”
水生个子高,体格壮,硬生生地把柳放给拎了起来,直接就给他扔在大车上了。
“出发!”
不管怎么说吧,汜水县城“搬迁”工作的最后一批人员,七十八名青壮,外加三个老头,坐在大车帮一行十一辆之上,要正式离开汜水县城了,只留下一座彻头彻尾的空城给安禄山叛军……
结果,大车刚刚走到汜水县城的西门,就被人拦下了。
柳放一见,脸都绿了,怎么还有人啊!?
七八十汜水县青壮,都是从小在汜水城中长大的,走街串巷那都寻常,说不定还会时不时翻个墙头啥的,要说熟悉,再没有比他们更加熟悉汜水县城的人了,为了彻底扫尾,把七八十青壮派出去,如同过筛子一般在汜水县城中“筛”过了一遍,足足耽误了两个多时辰,连安禄山的叛军都等来了,最后,找出来隐藏极深的三个老头……
本以为已经把事情做到了极致,却不想还有人隐藏在县城之中……
这都他娘的什么事儿啊!?
柳放急眼了,一骗腿就下了大车,几步快走,就冲到了西门处,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个不知轻重的“混账”!
人家谢三郎念在同乡之情,又是派人派车帮着汜水人“搬迁”,又是说服东都留守卢奕开放了洛阳皇家禁苑的,就是为了咱汜水人子在这一场战乱之中性命无忧,咱汜水人就算不能给谢三郎帮上多少忙吧,也不能扯后腿啊,那仨老头,不懂事,看在年纪大了的份上,咱不计较,但是你看着年岁也不大啊,怎么也跟着不懂事呢!?
结果,柳放刚刚冲到西门,就被水生一把给拉住了。
一愣,什么情况?
认识!
水生认识,眼前这位在西门处拦住车队的人,却是小义!
柳放不认识,曹水生能不认识么?
水生如今已经不是当初开元二十三年那个莽撞的汉子了,他年岁大了之后成熟了很多,又因为曹四爷的关系,在大车帮之中也成长了起来,别的不说,就是水生也时常带队在大唐走南闯北。
如今的大车帮也不是开元二十三年的那个小小帮派了,业务范围仅仅局限于“洛阳—汜水—河阴”一线三地,而是随着谢三郎在大唐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变得风生水起,如今的业务范围,早就遍布了整个大唐……啥,地方势力拦着不让进?好,不进就不进,不过咱先说好,不让我进,你们也就别想吃盐了……
事实上,自从谢三郎改革了盐法之后,食盐的运输,都一般由各地的商人来负责,一般情况下,各地商人都嫌弃运输这一块又麻烦又不赚钱,干脆就外包出来,正好给了大车帮发展壮大的机会,借着谢三郎在盐法之上一言九鼎的威势,接手了大量食盐运输的订单,为他们打开全天下运输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了,即便大车帮能够行运天下,最重要的线路,也是“扬州—洛阳—长安”一线。
这条线路,曹水生也是常来常往的。
至于他是如何认识小义的,却不是因为两者都是洛阳人早早就相识,而是因为一部分公务上的接触。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谢三郎之所以在推动盐法改革的时候,不遗余力地发展大车帮和儒家连锁,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赚钱,而是要借助他们或走南闯北或遍布天下的便利,来收集各种消息,事关当地风俗、经济发展、门阀世家等等的一切消息。
而这些消息,都会定期送到扬州汇总处理。
说白了,谢直在推动大车帮和儒家连锁大肆发展的同时,也在整个大唐营建了一个情报网络,以儒家连锁为“点”,以大车帮为“线”,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了解全天下的风吹草动!
说句题外话,也就是安禄山和谢三郎的恩怨天下皆知,让拥有谢三郎印记的大车帮和儒家连锁在河北地举步维艰,要不然的话,安禄山还想造反?他敢动一动心思,说不定谢直那边就知道消息了,哪里能让他组织起十万兵马反大唐?不信,把安禄山换一个地方,扔到蜀中去,试试?
而负责这一切的,正是淮南谍报司,具体点,就是谢小义。
而水生作为大车帮的“中层”,不管是从长安还是从洛阳,只要到了扬州,都免不了将手上汇总出来的消息传递给淮南谍报司,普通消息,自然有谍报司的相关人员处理,但是如果有比较特殊的消息,说不定小义都要亲自出面确认。
水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认识小义的。
现在,看见小义突兀地出现在汜水县城西门,就算曹水生为人再莽撞憨厚,也就知道,有事。
所以,他这才一把拦住了柳放,走到了小义面前。
小义一笑,挥手让大车先过,然后只剩下了曹水生和柳放之后才开口。
“可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