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弥见几位施主都盯着菜单看但是迟迟不点菜,想了想提醒道:“几位施主,我们净光寺的饭菜都是素的,几位可以放心吃。”
梁康生看了眼不确定点什么的爹娘和还在震惊中的曲薏,想了想:“小师傅,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今日是悟道师傅掌勺,他老人家最擅长的是红烧肘子,来的施主几乎都要了这道菜。”小沙弥显然是经常被问这个问题,所以他回答得很顺畅。
想了想,梁康生指着菜单,点了四菜一汤,分别是红烧肘子、凉拌鸡丝、酸菜白肉、鲜炒时蔬以及蘑菇汤。
庄氏在梁康生点菜的时候什么都没说,等小沙弥走了才有些担心地问:“康生,这肘子和鸡丝薏哥儿能吃吗?”
曲薏早就从惊讶中缓了过来,他也想到自己没看错,就是写的各种肉,赶忙回答道:“这些都是用素菜做成的,没有肉腥味,我应该能吃,就算吃不了也不会觉得难受。”
在家里时,曲薏闻着猪肉或者鸡鸭肉做成的菜都会不大舒服,这会儿坐在净光寺吃斋饭的屋子里,饭菜的香味从四面八方传来,他不仅不难受,还有些馋,想必应该是能吃的。
庄氏听了曲薏的话稍微放心了些,她还是提醒道:“这样,等会儿上菜了你先吃一点,不能吃咱们再吃别的。”
上次去仙明观,观里的菜曲薏是能吃的,主要是道观虽然不强制要求食素,但饮食需要清淡,自然没有什么肉味。
这回到了佛寺,反倒是这些必须要求食素的和尚们拿素菜玩出了花样,做成肉菜的样子,让庄氏更加担心。
等着菜上来后庄氏的顾虑消除,因为曲薏看着冒着热气、色泽诱人的肘子,毫不犹豫地夹了一大块放进嘴里,他没有一点难受反胃的感觉,只觉得唇齿留香,又伸筷子夹了一块。
看他吃得这么香,庄氏才放心地跟着吃起来。
净光寺的素斋味道确实不错,这几道仿肉的菜不仅长得像,味道也同样很像,但是少了肉的血腥味,吃起来味道好像还更好,难怪这里的素斋这么受欢迎。
当然了,这样一顿饭可不便宜,如果用真正的肉在普通酒楼饭馆里,可能一两银子都不用,但是在这里,足足要二两银子,翻了一倍有余。
贵是贵了点,但是曲薏吃着胃口大开,庄氏便临时决定他们一家人在净光寺多住几天,来一趟不容易。
因为多住了一阵,庄氏不仅在净光寺供了保佑他们一家人平安健康的灯,犹豫了再犹豫,还供奉了梁家先祖和她爹娘的长明灯。
她想的是,她爹娘在庄族的墓地弟弟一家都未曾打理,恐怕更不会想着在佛寺给爹娘供灯,那就她来吧。
科举前夕
在佛祖跟前虔诚地跪了好几天,庄氏离开净光寺后像是放下了什么包袱一样,整个人看着轻松了很多。
梁父全程陪着庄氏一起处理的佛寺的事,他觉得应该是妻子给岳父岳母供了灯后想明白了一些有关庄庆泽的事。
之前最让她放不下弟弟的一点就是爹娘的嘱托,给爹娘供灯后了她把心里想的事全都在佛前默默地告诉了爹娘,这让她了却一桩心事。
此次净光寺之行还有另外一个收获,那就是在净光寺吃了几日的素斋后,再回到家里,曲薏居然能吃猪肉和鸡鸭肉那些了。
是回去之后曲薏主动找庄氏提的,他先是照常吃了两天鱼肉,虽然肚子能吃饱,但是脑子里总会回想在寺里吃的素斋,油亮的肘子、麻辣鲜香的鸡肉、颜色白却味道十足的白肉……
他觉得自己可能已经不讨厌猪肉和鸡鸭肉了,只是之前一直以为他还不能吃,家里就没有准备罢了,现在他有点馋。
曲薏想吃,厨娘当然就听庄氏的吩咐给他准备,当经过厨娘精心烹饪的肘子摆上桌后,曲薏看着那晶莹剔透的肘子皮,食指大动,立马尝试着吃了一点点。
果然他已经不排斥吃猪肉了,太久没有吃到真正的猪肉,一个肘子他一口气吃了一半才解馋。
能吃的肉类多了起来,曲薏身上总算多长了一点肉,看得庄氏欣喜不已,跟着张罗起来其他的,要知道曲薏如今可不是一个人,他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吃得越多越好。
在梁家人都因为曲薏能吃开心时,庄庆泽沉着脸出发了,他实在等不及了,在家里待着就会让他想到自己在梁家受到的屈辱,他想要出去,挣了钱回来对付梁家。
赵红梅给他准备好了行礼就把人送出门,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还有些失落,因为她之前已经找人打听过了,说是梁家人都从佛寺回来了。
之前赵红梅和庄庆泽第一次去梁家的时候没有见到人,听门房说梁父和庄氏他们去了道观,还顺便知道了梁家人之后要去佛寺。
有了这些消息,庄庆泽和赵红梅就有了对付曲薏腹中胎儿的计划,他们打算是先找梁家人和好,等到他们出发去佛寺时他们夫妻两人跟一起,然后见机行事,出门在外想找机会比待在家里容易。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两口子去梁家只找了一顿屈辱,什么一起去佛寺就想都不别想了,梁家的大门他们都没能进。
对梁家众人而言,庄庆泽和赵红梅的心情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如果非要说什么,那就是他们越难受,梁父和梁康生就越高兴。
三月上旬去了道观和佛寺,时间便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下旬,梁康生收到方俊彦的信,说是马上就要开始今年的院试了,他有些紧张。
梁康生提笔写回信,告诉方俊彦他的水平足以通过院试,无须过于忧心,受到梁康生的信,方俊彦放松了不少。
不仅仅是方俊彦紧张,所有今年打算参加县试、府试、院试的学子都紧张,因为每一次科考都关系着他们的前途。
这段时间因为庄庆泽已经出门,梁父也基本都带在家里,梁康生就稍微调整了一下他的时间安排,每天上午在家里读书、写文章、读邸报,下午如果不去尤夫子那就去自家书馆。
南楼书馆建成至今已经有近十月,它的经营模式特殊,在县城独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