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那个轮椅做的真攒劲,好高级,我以前还没看到过。”一个年轻人看的眼睛都直了。
另外一个则说:“我估计是买的,这玩意一般人肯定做不出来。”
老头一听,微微笑道:“买倒不至于,就他们家现在的家庭条件,哪里来的钱买这么个东西。我猜测,十有八九还是做的。”
“不对吧,师父,你没听那老杨说是他儿子杨烈做的,就他那个儿子,我们谁不知道啊,整日埋头读死书,大门都不见得出下,还能做这种东西,痴心妄想吧!”
“也不是吧,我夜来在集市上还看到杨烈了呢,当时他好像就在卖凳子那,不知道看什么呢。”
“这还用说,肯定是在买轮椅了,我就说肯定是买的,师父你还不信!”
老头一听,没好气地抽了一巴掌徒弟脑袋,“你个闷怂(闷是笨的意思,怂就是没出息,加起来大概是大傻瓜的意思),你在街道多久了,可见过有人能卖这东西?”
看徒弟一脸懵逼,师父又无奈说:“就算有人拿到我们这里卖,也不是一般人能买的起吧。
你们仔细看,这个轮椅看起来不大,但其实很复杂。
能倾斜,肯定就有倾斜板,能用手摇动,就需要有传动,还有刹车……
就这种东西,没有个大几百块钱,连成本都拿不回来。”
“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嘛,我咋看不出来,我觉得就那样吧”
“你觉得简单啊,那你等下回去搞一个?”师父没好气地说。
“我是不行,但不是有师父嘛,师父肯定行对不对?师父你可是我们村里最老的木匠,比老杨叔还早,这手艺不在话下吧?”
“这……我当然行了,这还用说!”
老木匠从腰里抽出烟锅,还没有装填烟丝呢,就放在嘴里吸溜口。
掩饰了微微发红的老脸。
这时,杨建国和妻子也转到这边了,看到老木匠,杨建国热情的打招呼,“闲着呢?”
老木匠年龄比杨建国大,但辈分又小,杨建国也就没有称呼名字。
这个“闲着呢”,是一种很平常的问候语,大概和“吃了吗”差不多功能。
若是在饭点前后,就会问吃了吗?
若是离饭点明显还远着,那就会说闲着呢,作为开场白。
杨建国一路上都是边走边和人打招呼,还没有停下来过。
但偏偏走到老木匠这里,他对妻子说累了,想稍微歇息会,趁机和老木匠说说话。
当然,也就有一些看热闹的人,围着过来。
不大会,老木匠家门口就站了十几个人。
老木匠名叫王书包,是村里原来的老木匠,半路木匠出身,不知跟谁学到了一些木匠手艺,可以做些基础的农具,粗糙的桌椅等等。
以前杨建国的爷爷没回来村子前,因是村里一家独大,买卖还过的去。
但随着杨烈的爷爷逃荒回到故乡,重新张罗起木匠的活,两人的手艺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很快人们就就发现小农具两人做的差不多,可若是论到做家具,那杨建国的爷爷强出不少。
慢慢地,王书包的一些生意也就被拉走了。
本来村里就两三千人,四百多户,木制品又不是易耗品,不会经常购买。
一个村子里的人,养不起两个木匠。
所以两人便成了竞争对手。
杨烈的爷爷倒无所谓,他可以将东西拿到集市上卖给其他乡镇的人。
可王书包的水平开始差的很远,做出的东西也仅仅只到能用的要求,完全无法拿到集市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