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见完耶律大石,一颗都不敢耽误的去见赵楷,将他的请求尽数转述。
赵楷听罢,第一个反应就是摇头,“不能将火器借给辽国。”
大宋这两个邻居,西夏就不用说了,叫宋国闹心了百年,但若论最可恨的始作俑者就是辽国。
像悬在大宋脑袋上的一把剑,如今他要被金国收拾了,宋国乐见其成。
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是最好的。
赵楷对高铭道:“金国如果真的攻占了他们的临潢府,正好能夺他们的半壁江山,形成鼎足之势。叫他们斗去罢。”
而大宋则消化占领的西夏。
高铭发现赵楷跟他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叫辽金相斗。
只不过赵楷不知道金国的厉害,如果叫金国夺了辽国半壁江山,那么辽国连另一半江山也守不住。
他为难的劝道:“官家,依我多次出使金国和辽国的经验评估,如果叫金国占领了辽国的半壁江山,那么辽国剩下的势力并不是和金国势均力敌,而是大大弱于金国了,灭亡近在眼前。到时候,悬在咱们头顶的就是金国了。”
赵楷对高铭的判断,向来看重,思考了半晌,“你说得不无道理,辽国如今没了幽州等大片城池,再失去老家临潢府,确实不乐观。”
“辽金之间,谁弱我们帮谁,平衡他们之间的实力。”高铭道:“现在明显女真更强,三万对打辽国七十万骑兵,辽国丢盔卸甲。”
提到这场战争,赵楷蹙眉问高铭,“其实朕一直在怀疑这场战役的真实性,辽国的铁骑再差,装备也要比女真强,怎么会打不过还未开化的女真?”
“这恐怕就在于耶律延禧本人了,他没有号召力,铁骑不为他卖命。依我跟耶律大石的接触获得的消息,他们国家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也是斗得你死我活。
皇后虽然无子,但皇后的亲妹妹也是一个妃子,她生了一个儿子耶律定,辽国忠臣萧奉先则是耶律定的亲舅舅。
但是在辽国朝廷内,文妃萧瑟瑟所生的长子耶律敖卢斡则更有人望。而耶律敖卢斡的姨父,也是辽国大将军,手握重兵。
不管最后谁胜利了,给辽国带来的伤害都是致命的。况且辽国境内灾害连连,国力衰败明显,就像个巨人,身高还在,但早已饿得皮包骨,另一个强壮的人过来,铆足劲儿打一顿,就能将他打翻。”
只是这个强壮的人,目前是金国,并不是大宋。
赵楷若有所思,“如果真这样的话,辽国未来必然四分五裂。”
“这就是臣的看法,就算现在给予辽国支援,也只是叫他们多拖延一会,给大宋韬光养晦争取时间。”高铭举了个例子,“金国上次强留我和花荣在他们那里尚公主,足可以见到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蛮横。况且,世间万物都有萌发和消亡,有旧事物就有新事物,新事物早晚要战胜旧事物,辽国是旧事物,金国就是生机勃勃的新事物。”
赵楷仔细琢磨高铭的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问道:“那你觉得大宋是新的,还是旧的?”
“官家是中兴之主。”不新不旧吧,好好经营,再续命一波不成问题。
赵楷默然,随即轻笑道:“那咱们就让辽国也多支撑一会罢,遏制住金国这个新生的草原之狼。”
高铭领旨:“是,官家。”
“不过,用火器支援他们,会不会叫他们也学会……?”
“配方严格保密,他们绝对仿制不来。官家放心。”依照辽国现在的状况,怕是就算给他们方子,耶律延禧都没心思叫人做。
赵楷点头应允,“那便好。你估算一下要支援辽国的火器数量,然后叫朕过目。”就在高铭要退下的时候,他又叫住他,“对了,公孙胜找到了吗?”
虽然他没正式下旨追捕公孙胜,但他从心底还是怪此人给他父皇炼制那些丹药。
高铭如实说道:“还没消息,不过,臣一直在派人追捕他的踪迹。”
赵楷点头,才叫高铭下去。
高铭退出了大殿,暗中挑眉,虽然没证据将赵佶的死跟公孙胜联系在一起,但他隐隐有种感觉,绝对和此人脱不了干系。
想一想,明明赵佶带着仙丹亲征,但在路上这些药似乎不禁没起到充沛精力的作用,反倒还想有反效果。
而赵佶派人东京取回来的药物,似乎效果就很好了,因为一直打到西夏去都再没回过东京。
如果公孙胜花了这么多年,不仅研制出一种丹药,能叫人成瘾,还能强壮那方面,而且他还摸清了赵佶的性格。
知道他不能缺女人,一旦旗开得胜,必然会失去自控力,放纵自己。
就算不是西夏进贡女人,而是在回程路上,没了顾虑的赵佶也会逍遥一下,那么犒赏自己加大药量,极有可能致死。
想到公孙胜当年来找他时,所说的那番话。
高铭越来越觉得赵佶之死是有预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