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梦筠总觉得刘三军不是那种喜欢炫耀的人,这种人如果突然开始炫耀,那一定是有目的的。
果然!赵德馨一开口夸他,刘三军就顺势开始卖惨了——
“赵院长,江省的老百姓,心里苦哇!”
“别看咱们乡里这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大,实际上加在一起的产值,还不如人家一个油料厂呢。”
“别的就算了,这种子是一年比一年贵啊!”
“老百姓忙活一年,等于是在给种子公司、肥料厂、农药公司打工,辛苦一年,落到自己手里的钱,也只够第二年买种子肥料的。”
“长此以往,咱们江省的乡村振兴事业,啥时候才能赶上其他优秀省份啊o(╥﹏╥)o”
说着说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情流露,刘三军一个大男人,居然还洒了几滴男儿泪!
江梦筠都看呆了。
居然还有人比她还擅长卖惨?
这也是个人才啊!!!
第568章想想现在的油价,众人都有些心塞
刘三军的老岳丈看着起码也有六七十岁了,居然还能挑得动担子。
黄角村托了刘三军这个当官的女婿的福,是最早一批搞油料作物订单化种植的,全村都种花生、种芝麻。
这个季节正是二茬花生收获的季节,全村老少都忙着收花生,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堆满了花生秧,地上还晒了好多带着泥巴的花生。
“现在村里机械化种植搞的怎么样了?怎么老乡们还是用传统方式收花生?”
赵德馨指了指黄家院子里放着的一个打花生的桶问道。
这种半机械化的花生桶,赵德馨以前下乡的时候见过。
把花生秧理顺了,尾部朝下,塞进一个口子里,花生就打下来了。
不过这种机器还需要人工辅助,而且打得不干净,打完的花生秧上面还会有一些漏网之鱼,需要人工再摘一遍。
按理说这边花生种植规模这么大,不应该还用这么原始的采收工具啊。
赵院长有些疑惑,怀疑地方上在农业机械化上是不是数据造假了。
“嗐!大田里早就用机器收好了,这些都是老乡们种在边角地里的,机器不好下地,只能自己收。”刘三军解释道。
“不能用小型农机吗?”考察团里另一位教授问道。
“小型农机确实不贵,但烧油烧不起啊,你们想想现在这油价……”刘三军肉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