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真查看了那份申请救助的资料,决定亲自接待这第一位病患。
“您好,请问纸上所说的地方是这里吗?”
沈舒沅背着背包,礼貌的问着路人。
“前面直走拐个弯没两步就到了。”
“好的谢谢。”
沈舒沅踏上前往病患家的路,因为申请人的家境贫寒艰苦,以至于连住院看病的钱都有些支撑不下来。
他们为了节约资金,选择住在老城区的破房子里。
沈舒沅问了好几个路人才找到这里。
“请问这里是王建华的家吗?”沈舒沅敲了敲门。
“对对,姑娘也是难为你跑这么远的路找过来了。”开门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脸上爬满皱纹,笑意不达眼底的略带局促看着沈舒沅。
“请问病患在哪里?”
“我儿子在床上躺着呢,昨晚折腾了一睁眼,前没一会儿才睡着。”
妇人转身把沈舒沅请进门,她这才发现房间里小的可怜,所有日常用品都冗杂的堆在一起,看起来拥挤又破败。
“姑娘,老婆子我真是谢谢你能够为我们家提供帮助,走这么远也辛苦了,来,喝口水吧。”
那妇人把热水递到沈舒沅跟前,她连忙双手接过。
“谢谢,不用这么麻烦的。”
“眼下空间狭小不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既然我已经审批了您的救助申请,自然是要全心全意帮忙的!”
“这样吧,我们医院会派救护车来,先把您的儿子转移到医院里面观察治疗,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再进行下一步的药剂治疗好吗?”
沈舒沅耐心的说着,那老妇人频频点头,眼里含着泪光。
王建华很快被转移到医院里面沈舒沅所安排的病房,进行治疗。
因为救助会的性能特殊,这些方面都是全透明对社会公开的。
因为治疗白血病的药剂这个热点本来就很得到社会关注,眼下救助会一开办第一个申请得到救助的人自然而然成为媒体们心关注的目标。
沈舒沅每天来到医院,也会耐心的询问王建华的身体状况和每日的饮食习惯以及药剂用量,这一天她刚从医院出来,准备回家的时候却被拦住。
“请问您是沈舒沅沈小姐吗?”
当话筒戳到沈舒沅的面前时,她还有些发愣。
“是……的。”
“我是新闻报社的记者,最近一直在关注您的救助会,请问对您所创办的救助会是针对贫困苦难重症病患的,眼下已经有人申请成功得到救助,他的身体状况如何?”
沈舒沅揉揉太阳穴,放缓自己紧绷的情绪。
“目前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病人服用药剂后的副作用也并不严重,至于身体状况是否好转,这需要进一步的时日观察才能确认。”
“每个人体质不同,药剂的作用也会因人而异。”
“那您是否会与其他病患一样看待救助的贫困患者呢?”
这个问题略带有些冲,但沈舒沅也认真回答道。
“是的,每个患者在我眼里都是一视同仁的,我并不会有各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