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拂密林,细雨润万物。
菩提树上,“滴答”一声轻响,圆润润的水珠从菩提叶上滚落。
周元宁立在竹舍之外,纤细的指提起门上的铜环,却久久不曾落下。
想叩,又不敢叩。
那日,竹舍里登闻鼓响。
金嬷嬷说她瞧见了驸马的手指微微动了下,只那时赵昀的指动了一下便没再动。
金嬷嬷只当是自个儿眼花看错了。
哪曾想到得三月,圆青大师忽然道赵昀的脉象竟然一改从前的死气沉沉,反而日益强壮,仿佛他正在努力地拽住那不断流逝的生机。
果真到得四月初一那日,大雍建朝,天下大赦。
沉睡了足足七年的青年郎君终于在融融春光里睁开了眼。
周元宁缓缓舒出一口气,铜环轻轻抬起又落下,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里头很快传来一道温润的声嗓,“进来罢。”
周元宁推开竹门。
内室里开着窗,窗边的竹桌上放着两本佛经,外头微凉的风吹得桌上的经书“哗哗”作响。
赵昀坐在床边,抬起眼望着周元宁,笑着唤了声:“公主殿下。”
眼前的郎君早已瘦脱了相,身上的衣裳空空荡荡,被风一吹,仿佛包裹在里头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把骨头。
可他的精神是好的。
平静、从容,双目有光。
从前这位郎君总说礼不可废,就爱唤她“公主殿下”。偶尔惹他惹急了,方才会气急败坏地唤她“惠阳”。
这声“公主殿下”她足足等了七年。
周元宁眼眶一热,哽咽着摇了摇头,笑道:“我已不是大周的长公主了,再唤我‘公主殿下’不合时宜。”
虽不再是长公主,可肃和帝依旧是给她封了县主,从惠阳长公主变成了惠阳县主。
周元宁对于自个儿是公主还是县主实则已经不在乎了。
从她走向登闻鼓,击响登闻鼓之时,她便已经将她的命交了出去。
眼下能留下一命,活着见赵昀醒来,已是心满意足。
赵昀温和的目光缓缓落在周元宁的脸上。
沉睡了七年,他对她的记忆依旧停留在他去击响登闻鼓的那日。
可眼前的女子,再不是从前那位一到雷雨夜便要躲到他怀里的金枝玉叶。她的目光比从前坚毅了些,好似有什么坚韧的东西在她体内破茧而出。
赵昀微微一叹,道:“在昀心中,长公主始终是长公主。”
周元宁微微一愣,心口不知为何竟然觉着涩涩的。
她很快便垂下眼,又听他道:“那日的鼓声,我听到了,谢谢殿下为了天下苍生击响登闻鼓。”
周元宁愣怔怔地抬起眼。
只见眼前的青年,眉眼疏朗,目光清澈。再不见从前那如利剑般宁折不弯的锋芒,如今萦绕在他身上的尽是如水般温润的光华。
是他,又不是他。
干净的瞳眸里有她,又仿佛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