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穿越乱世基建 > 第75章 第 75 章(第2页)

第75章 第 75 章(第2页)

副侍卫长阿喜,当即带着人把院子里的人押到县衙外,把他们全部砍了头,杀得人头滚滚,血把县衙门前的地都染红了。

侍卫长阿福亲自带着人出去传达命令,不一会儿,又杀得在县里安家的、置宅的豪族血溅满地。

下午的时候,各豪族囤积的货物、家里的财物俱都搜寻出来,一车车、一箱箱地拉到赖瑾的那里,县里的粮仓也找到了。

不要说去年的陈粮,前年的都有,留在库里霉烂了很多,老鼠养得比赖瑾的兵还壮。

赖瑾想到沿途看到的那些穿着粗布麻衣饿到瘦骨嶙峋的百姓,对砍掉这些豪族的脑袋没有半点压力。

他家也是豪族,一等一的大豪族,都没刮得像这些人这样。

在他家的治下,至少给当地百姓留口饱饭养活人口,遇到灾年还要振灾。那种生得多养不活的,他家买走养大,培养成小厮武仆、府兵、兵卒,只要他们肯上进拼命,都有机会挣出个前程。

清郡、尚郡处于久经战乱荼毒之地,百姓要说活得有多好,其实很难的。一代代人不停地战死,包括他家。他娘亲家里,到他这一代,只剩下他了。他阿爹兄弟姐妹五个,如今只剩下阿爹这一支。为什么他阿爹非得要几个姐姐也学武、学打仗,学带兵,因为不知道哪天家里的儿郎可能一下子就都死了,她们得自己立起来保护自己,甚至在家里没有人的时候,得像他阿娘那样,撑起一族一郡。

他没去过清郡和尚郡,但从小跟这两郡出来的兵卒子混在一起,在他们想

念故乡的时候,听到他们提到那边的情况。

淮郡没经过战乱,治下的百姓却比战乱之地的百姓还要惨。

陈郡穷,那是因为以前属于陈国。十几年前,让老承安伯带着十万楚郡儿郎打进去,给他打废了。老承安伯带着十万楚郡儿郎追着陈国旧部进入草泽,只回来六千,自己也残了。陈郡最后让老皇帝摘了挑子,派了现任郡守谢有文的爹当郡守。谢有文是当地大族,他爹挂了后,他又继任,可以说是跟在皇帝后面捡了个便宜。打陈郡功劳最大、为皇帝出生入死的承安伯家,落到最后连老窝子楚郡都丢了,这会儿窝在长郡。

赖瑾觉得大盛朝的世道,有时候挺让人一言难尽的。

他感慨了一回,便让新上任不久的功曹余修统计战功,让兵卒子们做饭,敞开肚子吃饱,休息一晚,明天得兵分两路继续进攻。

两路大军,十万人直奔下一个县城,曹县,另外三万人清理山阴县治下各乡的豪族。

赖瑾在大军出发前,下达战令:“把坞堡全拆了,坞堡里的豪族一个不留,全诛!坞堡中的奴仆、家兵通通算作战俘,押去修路开荒!那些种地的庄户农人,以后都是我的,得给我们种粮,一个都不许动。谁敢动一个农户,我要谁的脑袋!”

拆了坞堡,拆除地方豪强武装,将来好治理。

他不想伤百姓,但直说容易招人翻白眼,不被当回事,因为百姓是贱民,命贱,是人人可欺的。在大盛朝的人心里对权贵充满畏惧,打狗要看主人,有主的,就不好欺负。打下地盘,把百姓划成他的人,伤他的人,那是得罪他,问题就大了。这样一来,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不敢轻易伤民了。

往后打其他的郡县也是这样。

大部分兵卒都是农户出来的,听着将军这命令嚼一嚼,心中也是百般滋味,还有点窝心。他们出自多战之地,最是知道战争之下的百姓有多苦了。

三万人打坞堡自然不能分兵,反正坞堡跑不了,又无法聚成气候,挨个打就是了。

经过一夜,各乡的豪族已经收到消息,纷纷准备御敌。

他们面对这么庞大的大军,想要连合,都怕叫人堵在路上。从山阴县城出来,有好几条道路通往不同的乡,没人知道大军会从哪边走,是先打谁,还是一起打?这时候,各豪族都只能自保,顾不了别人,无法联合便跟散沙没区别。

淮郡的豪族,跟长郡还不一样,战斗力差远了。

长郡地处冲要之地,经过无数的战争,治下的坞堡修得又高又坚固,比山阴县城的城墙还要坚固。

淮郡远离京城,离草原又隔了一个陈群,几乎没什么战事,修建坞堡只是因为家里屯粮多,别的地方都修了坞堡,觉得那样安全,照着式样修一修,墙不够高也不够厚,比起普通的民居大院,也就是墙头上多了些能站人的地方。

他们养的家兵人数也不多,大多数只有几百人,不少小豪族的私兵中,只有当头目的才有甲衣穿,其余的只有把铁矛。想临时招乡勇进来御敌,没有备多余的武器,连临时战斗人员都凑不出。

这样的力量,抵御小股山匪是足够了,遇到大军,不堪一击。

几万大军攻打坞堡,把坞堡团团围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