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进宫的时候等了片刻就被引进了西暖阁,康熙坐在南炕上,手里拨弄着佛珠,眼睛落在奏折上。
四阿哥行了礼以后,康熙才把眼神收回,“起来吧,你有什么事要汇报?”
“启禀皇阿玛,儿臣要汇报的是粮种之事。”
四阿哥道:“先前儿臣在圆明园跟九弟一起耕田,上个月月底农田都有收获了。”
“哦?”康熙来了兴趣,他还以为老四这回进宫也是为了太子的事,没想到是这事,“每亩田地收获多少?”
“回皇阿玛的话,红薯收获多些,有的田地能收一千斤,有的能收两千斤,儿臣听说还有些些良种能收三千多斤。”
四阿哥有条不紊地汇报数据。
康熙起初听了一惊,随后越发惊喜,他身体不住前倾,“真有三千多斤?”
“南方雨水多,田地肥沃,三千斤收成应该不难。”
四阿哥想了想说道,“更难得的是那红薯不只是地下的能吃,就是地上的,比如红薯藤,红薯叶也都能做成菜,儿臣先前尝试过味道,味道不算坏,便是人不吃,喂猪喂鸡鸭也是好的。”
康熙惊喜不已。
“若是真的,老四你这回立下大功。”
“儿臣并不敢欺瞒皇阿玛,”四阿哥语气越发谦逊,“只是儿臣可惜那玉米收成不太好,想来是儿臣种的时候有些疏忽,儿臣打算回头好好学学,若是能找出玉米的良种,那对老百姓来也是一件好事。”
康熙不住点头,看着四阿哥的眼神温和不少,“你好好去办,等回头事情办成了,朕重重有赏。”
“不敢,这都是儿臣应尽的职责。”
四阿哥道:“此事也不是儿臣一人的功劳,九弟帮了儿臣不少忙。”
他越是谦虚,康熙就越发觉得他实诚,不像其他儿子心眼多。
“你不必说,朕心里明白谁的功劳最大。”
康熙高兴之下,将手上的佛珠直接赏给了四阿哥,又叮嘱他好生办妥这件事。
四阿哥恭敬地谢了恩,脸上露出迟疑神色,“皇阿玛,还有一事,先前武氏那些人儿臣已经处置了,就是武氏的家里人儿臣拿不准主意……”
武氏是内务府包衣,她的家人不少。
若是按律法处置,武氏一家子都得落个发配充军的下场,但谁让康熙为了面子,遮掩盖过了废太子的罪行,如此一来,武氏家人该不该处置,以什么罪行处置,就是个问题了。
四阿哥也没资格越过康熙去处置内务府包衣,那是康熙的奴仆。
“这事朕心里有数,你不必再放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