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二本捡漏985 第533章 > 第340章 鲲鹏芯片翼龙基带(第1页)

第340章 鲲鹏芯片翼龙基带(第1页)

第340章鲲鹏芯片,翼龙基带!

德州仪器的研发团队,实力毋庸置疑。

当下星逸半导体的核心研发人才,大都是德州仪器挖来的,还是优中择优,自然实力不俗。

没有任何意外,智能家居SOC芯片、快充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都已成功流片。

接下来就是试产,若是试产再没问题,就可以全面量产!

届时,星逸半导体就从PPT时代,进入正式量产的新时代!

虽然这三款芯片都不是高端芯片,但万事开头难。

有了这三款芯片打头阵,后续的高端手机芯片,基带芯片,甚至明年的集成基带的高端SOC芯片,也都水到渠成。

今年直接研发集成基带的28纳米SOC芯片,太过困难,毕竟高通都得明年。

德州仪器挖过来的人再厉害,也得明年。

毕竟基带问题,比处理器还难搞定,何况是集成基带,那就难上加难。

因此,王逸不得不作出取舍,放缓集成基带的SOC芯片研发,改成外挂基带方案。

分开研发28纳米的处理器芯片,和28纳米的基带芯片。

这种外挂式的解决方案,和英伟达tegra3,以及高通下半年的旗舰处理器8064一样的策略,难度大大降低,也足够用了。

等到明年上半年,高通推出集成基带的骁龙800SOC,星逸半导体再推出集成基带的星逸SOC,也不晚。

毕竟明年的英伟达,依旧是外挂式解决方案。

这样的策略走得更稳,也更保险。

而且分开研发,处理器不集成基带,大可以阉割掉电视用不到的模组,优化下视频解码能力,当做电视4K芯片用!

如此一来,一举两得!

甚至不阉割,直接多量产一些,手机芯片当做4K电视芯片用,也没问题。

前世小米电视一代用的骁龙600芯片,就是手机的那个骁龙600。

这种方案虽然物料成本比阉割的高一点,但省下了重新修改设计,重新流片,重新试产,重开生产线等一系列过程,综合下来,反而成本更低。

毕竟芯片设计的那么多代码,改动一行,就得重新流片。

一次流片的费用,可不算低。

星逸半导体此次流片的都是40纳米的低端芯片,流片价格比较低,只要80-90万美元就差不多,也就是五百万人民币一次。

可28纳米的价格,就高多了。

当下28纳米流片一次的价格要500万美金,也就是3200多万人民币。

几年后,28纳米工艺成熟,产能富足,流片价格才会降到200万美金。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而且流片一次也未必百分百成功。

前世小米的澎湃S2芯片,流片时就连续多次失败,上亿人民币打了水漂,让财大气粗的雷布斯都扛不住,不得不放弃S2的芯片研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