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穿越到乱世的 > 第231章 第231章(第2页)

第231章 第231章(第2页)

每隔三十里一所驿站,有些已经竣工,有些正在建造,忙得那叫一个如火如荼。

修建工程,许多都是招的当地人。

京城附近打仗,打得成年青壮都没有了,都是由女人来干活。她们推人力手轮车,操控滑轮组起重车,搬运木头、石头,砌砖瓦墙、铺瓦,干得热火朝天。

从气色上来讲,再不是之前沐瑾看到的那种饿得瘦骨嶙峋走路都似要被风吹倒的样子。她们虽然被太阳晒得黝黑,却是身上有肉了,干起活来虎虎生风,力气也足了。

她们农闲时出来做工,农忙时种地,这样既能挣到钱,又不耽搁地里的收成,而且做工领的是现成的铜板,月结。军工部底下的各工程项目,包括作坊,都是每月十号结上月的工钱。

每月一号到五号是核算上月工钱的时间,五号到九号是拨款、运钱的时间,十号发工钱。

底层小老百姓,好多人刚脱离仆奴身份,一穷二白的,可能全家老少就指望着这点钱过日子,这要是拖欠工钱,极可能吃不上饭全家饿肚子。

沐瑾要发展经济,结果底下的人连饭都吃不上,饿着肚子,还怎么干活搞经济?

因此,他对发工钱这一块,盯得蛮紧的。

有地种,又能干工挣钱,因此,哪怕家里没了青壮男丁,一个女人带着好几个孩子,基本上也能养家糊口了,日子过得很辛苦,但至少能吃饱穿暖了。

京城目前处在最基本的温饱线上挣扎,文化教育建学堂,那得是让大家都能吃饱肚子,家里有盈余的时候才能展开的。

沐瑾刚打完精穷的东陵,倒贴了不少军费开销,目前也没有钱来投京城的教育。反正教育也是地方官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项目,等到稍微恢复点民生经济,各县的县令自然就会张罗起来。沐瑾对此并不担心。

商人的消息最是灵通的。

淮郡让沐瑾定为西京,且他从一开始的态度就很明确,将来国都还是定在京城,再加上他又出了三年免税的政绩,西边诸郡的很多商人都涌进了京城,意图抢先占领市场,发掘商机。

商人一来,经济自然就流通起来了。

赖瑶领兵坐镇京城,并不管政务。

京城的治理则由京兆尹谢娥负责。

淮郡在西边诸郡也是相当于京城,谢娥参与了整个发展建设过程,踩过许多坑,也攒下了许多丰富经验,又深得萧灼华的信任和重用,因此,萧灼华把她派过来了。

工部、礼部的左侍郎、钦天监的人,也都安排到京城来了。

再是现在缺钱,城市规划建设、办公衙门修葺的工作也得展开,不然的话,偌大的京城大家随便拆房子盖房子,搞得一乱糟,还怎么管?官员连个衙门都没有,到哪里办公?

皇宫让姜乾派人把主体建筑郡先烧完了。

起火的时候,沐瑾的大军还在进行攻城战,根本无力救活,等到大军打到宫门前的时候,大火都烧了大半天了,房子都烧塌了,想救都晚了。

整个皇宫,基本上化为了废墟。

沐瑾也很想得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原本是想着占下皇宫接着用,省钱,现在既然都烧光了,省不下这笔钱,倒不如全部推倒按照自己的心意来修建。

淮郡地方小,各个衙门又要很大的地方,郡城里的那点地方根本腾挪不开,像军工部衙门都建到了贸易城,军工部的官员上完朝再回衙门,一天时间过去了。

他要是有事情召见军工部的人,跑马都得等半天。

他往军工部去巡查,也得天天来回骑马、坐马车跑,时间全耗了路上了。

如今京城够大,皇宫、各衙门都可以安排到同一片区域,这样大家都方便。

工部和礼部的人把京城进行了重新测绘规划,图纸也出来了,在见到沐瑾后,根据沐瑾的意见,另行择址修建皇宫。

至于之前的皇宫,主体建筑烧没了,园林景致还在,沐瑾索性让他们改造成公园,顺便给姜乾立块碑,把这货给钉在火烧皇宫的耻辱柱上。

琐碎杂事挺多的,沐瑾在京城待到来年开春才启程回淮郡。

他在二月底出发,回到淮郡时都四月底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