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再接再厉(下)
兴修水利,按照惯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村子能完成的。
一个村子能完成的多半都叫做沟渠的。
从沟渠到水利设施,蓄水、引水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扬水才是关键。
有了泵房,才能把平日蓄的水,在干旱的时候,引到需要的土地上,所以,杜老爹称呼山上药田的水渠为水利设施。
杜老爹虽说不是种田的好手,但他也知道,种地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水肥。
防旱防涝勤积肥这三点做好,田地的产出就不会很低。
没有蓄水防涝的水利设施,种地就是靠天吃饭了,按照农谚说来,靠天吃饭就是十旱九涝三年蝗了,不会有一天安生日子。
“爸,这十几年山上附近的山林,差不多有了完善的水利设施。
东南面洼里的山林,大部分也有了这种水利设施。
现在的几千万,就是后世的几亿几十亿。
之前有人史海钩沉的时候,也说过洼里、山上、马店集的事。
杜老爹有问,李胜利这边有答,他说的也确实是实话。
山上村这边的医界前辈,每年都要耗用大量药材。
又哪有药性与典籍记载大差不差的药材?
药山是社员是药农们获益的地方,我们中医,就没必要计较这一点点的利益了。
“爸,中医大传承需要好药,我哪能从药山赚到什么钱?
你私下给我说说,洼里、山上这两个村子,一年的药材收入有多少?”
“以户论,大概十万,以个人来说,两三万吧!
洼里、马店集、太平庄,新换的山林,也正在开渠备料之中,三五年之内,差不多会有雏形。
如果按照药材公司的收购价,几千到一万的人均,还是可以做到的。
“你呀!
许多事,总要向上面讨一个说法的。
毕竟,这些年来,药材的收购价格还是稳步上涨的。”
如今下面的城乡,出个万元户,都要发奖状大肆宣传一下的。
虽说他在药山上的收益是很大的负值,但新怡和那边三成的份子,就是百倍于药山收入的获益了。
只怕一剂用于头疼脑热的解表药,就会数以千吨、万吨的重量出口了,那里面的利润,才是真正的暴利。
杜老爹问,李胜利答,张口还是以钱势压人。
按照这个趋势,再有十几二十年,洼里到虎峪一代,基本可以恢复生态循环了。
这类投入,李胜利当然不会白白的打水漂。
修路、开渠、兴修水利,都是我的投入,让社员们投入,没有拿到大票子的兴奋劲儿,哪有现在生机勃勃的药山?
这些投入,我可以作为刚刚建议的附带条件,拿出来说一下。
自打风雨开始,这几个村子,在公社在乡里,也被蒙上了一片轻纱,许多事都看不真切。
点头允了贤婿的请求,杜老爹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那你从药山赚了多少?”
公粮提留虽说一点不少,购粮也能足额上缴,但公社跟乡里,至今下不来,在京郊也是个特例。
好吧!
按照贤婿所说的数据,山上、洼里这些村子,可能多年之前,就已经是万元户村了。
听到贤婿的数据,杜老爹这边也着实吃了一惊。
很多时候,这些药材,还要跟各地的药材公司交流一下,换取部分道地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