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咬了咬牙:“那你有办法来破解这样的骑兵战法?哼,我看你就是在吹大气,东晋这百年以来,哪怕是桓温,也是给北方胡骑打得满地找牙,损了一世英名,也只有刘裕是在青州正面击败过南燕的骑兵,但那也是燕军主动寻求和晋军正面决战的结果,你说的这种游而不击,来去无踪的游骑兵打法,刘裕还没有见过呢。你又如何能破解呢?”斗蓬微微一笑:“这就是你大和尚不通兵法了,燕军其实也完全可以用游而不击,断刘裕补给粮道的办法与刘裕周旋,黑袍之所以毕其功于临朐一役,有其考虑,因为从兵法上来说,刘裕大军刚刚通过大岘山,直指临朐,临朐是青州南部的最关键重镇,存放了大量的军械粮草,周边良田万顷,又值初夏,即将丰收,刘裕选择这个时候出兵,机遇与危机并存,如果打赢,占了临朐,则可以收割周围的庄稼,以作军需,如果战败,那就如同背水一战,后面是大岘山为阻,狭窄的山道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全军快速撤回,恐怕整个大军,都要送在山北。”鸠摩罗什的眉头一皱:“所以,黑袍慕容垂当时集中了全南燕的主力,尤其是数万俱装甲骑,投入此战,就是想在临朐平原上,将晋军彻底击溃,然后晋军就跟当年的五桥泽一战那样,有漳水为阻,退无可退?”斗蓬点了点头:“是的,他就是这样想的,这是建立在他对俱装甲骑平原上冲击力的绝对自信上,除此之外,他还有我们天道盟的秘法禁术,可以出动长生人,孔明灯,机关术这些东西,甚至是越过前线,直接对着刘裕的帅台空降长生人,以求一击斩首敌军的中军主帅呢。”鸠摩罗什长叹一声:“有这些可怕的战争武器,也难怪黑袍如此自信了。这仗如果他不打,那就得放弃临朐,还得摧毁临朐周边上万顷即将成熟的稻田,把南部的几十个县的数十万百姓集体迁往广固,对吧。”斗蓬冷笑道:“把晋军放过大岘山,就是要么决战,要么坚壁清野,但后燕以前在面对北魏入侵的时候,曾用过坚壁清野,强制地迁民进入大城的做法,结果失尽了河北汉人豪强大族的人心,让这些人反而倒向了北魏。往事不远,慕容垂作为亲历者,是不敢再用这招的,而且就算晋军一时没有补给,拿下临朐城,也算是成功了一半,之后只要留下少量部队防守,大军撤回,守住大岘山的山道和穆陵关,确保可以随时出入青州南部,那就立于进退自如之地了。”“就算一次性灭不了南燕,但凭此夺取南燕的山南和临朐之地,刘裕也算是取得了东晋南渡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对北方胡虏国家的大功,出兵的目的也达到了,所以,这坚壁清野的战法,对于南燕是行不通的,如果他们只是要挡住刘裕,那是会选择堵住大岘山道,坚守穆陵关,而不是放晋军过山。”鸠摩罗什冷冷地说道:“这么说来,刘裕是通过攻敌必救的办法,逼迫燕军只能在临朐跟他决战了,因为青州之地是中原汉地,不象草原上一望无际,晋军同样的车步为主的部队,在青州可以来回纵横,因为处处是田野,十里之内也会有城邑和村落,不至于无法补给,象你之前描述的那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情况。”斗蓬点了点头:“是的,刘裕可以用攻敌必求,加上故意示弱,置之于死地的方式来引诱慕容垂决战,这是兵家的办法,同样,你们秦军也是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对付赫连勃勃。”鸠摩罗什语带嘲讽:“就按你说的这样,尽撤岭北军民,然后以少量守军带上一年的粮草军械死守几个要塞大城,这就叫攻赫连勃勃必救了?这充其量只能说是坚壁清野好吧,而且是杀敌八十,自损一千的打法,你说燕国用这招让汉人豪强地主都反叛了,投降了北魏,那对我们大秦不也是一样?这么一搞,就算岭表的汉人肯迁入关中,那些草原上的胡人部落,也会归顺赫连勃勃了。”说到这里,鸠摩罗什顿了顿:“就算按你说的,赫连勃勃驱使这些蛮夷部落来攻城或者是围城军队提供军需,他们不情不愿,但那又如何呢?归顺了赫连勃勃,就得听他的命令,受他的驱使。不可能再独立自主。赫连勃勃手下的大部分部落,都是这样给他征服的,而且要提供首领和贵族的子侄为人质,一旦不听号令,那就先处死人质,再派军攻灭部落,已经有好几个部落给这样斩草除根,他的手段是非常凶悍的。”斗蓬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些,我当然清楚,但只是靠暴力和恐怖,是无法真正地能得人心的,,就算这些部落派军参战,但也会保存实力,在战斗中缩在后面,作作样子罢了,这种草原上的战斗,胜则一涌而上,负则带头逃跑,均势时则骑墙观望,也同样是这些中小部落的性格了,几千年没变过。”说到这里,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赫连勃勃比别人强的地方,就在于战斗能取得胜利,胜利后他分配战利品时,也会尽量照顾到这些中小部落,敢冲杀在前,肯出全力的部落,会得到很多好处,于是下一次战斗,别的部落也会更加卖力,说到底,他是要靠不停的胜利,以及这些不停的胜利带来的持续好处,来刺激部下的士气,激发他们的虎狼欲望,为之效全力!”说到这里,斗蓬的语速越来越快,眼中光芒闪闪:“赫连勃勃的强大,就在于此,以胜利来带动胜利,以战利品来刺激仆从部落的战斗积极性,而他的死穴也在于此,一旦无法胜利,或者是损失大过收益,那他的手下,就会迅速地失去战斗的欲望,甚至分崩离析,你们秦国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他拿不到收益,而不是简单地考虑胜负!”:()东晋北府一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