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吾妹千秋番外免费 > 晋江独发(第2页)

晋江独发(第2页)

永京的年俗是煮汤圆,容汀兰亲自下厨,照微与容郁青从旁打下手,抢着往汤圆上做标记,险些将面盆撞倒,被容汀兰拎一个踹一个,一起赶出了厨房。

两人互相责怪,闹声传到隔壁院子,祁令瞻正倚在廊下观摩一幅碑帖拓片,闻声抬头,往邻院的方向望了一眼。

他心中有些纳罕,容郁青与照微隔了辈分,闹起来没大没小,他这个平辈的兄长,反倒处处像个严厉的长辈。

其实小时候,他也待照微好过。

祁令瞻合上碑帖,抬手去接槛外的雪花,白絮般的绒雪在他掌心渐融为无色,透过薄薄的手衣,他感受到一丝沁凉。

照微生于西州,长在青城,七岁来永京时,性子已经难以教化。她绝不肯像窈宁那样乖巧,既不抄女诫,也不学女工,整日拎着把弹弓在树下打知了,撞见祁令瞻清晨练武,闹着也要学。

武师傅断不肯教她,她便一口一个“好哥哥”求到了祁令瞻面前。这是她第一次改口,又保证说再不会做鬼脸气老夫人,祁令瞻便允了她,让她每天早起一个时辰来院里寻他。

照微的弓马都是他教的,她不愿听女戒,祁令瞻就教她读四书五经。

她时有狂悖之言,祁令瞻为她讲解《尚书》中《周书》篇时,曾讲到周武王以“无故废天地百神宗庙之祀”的理由讨伐商纣王的故事。

照微一边拿戒尺逗野猫一边分神听,听到此处突然说道:“纣王不信鬼神,不滥杀人牲祭天地,这是大彻大悟的智慧。今人既然明白滥杀贫弱是不对的,为何仍称纣王是千古第一昏君,莫非因是孔孟所封,故不敢贰言?”

祁令瞻让她噤声,莫要给夫子听见。

他将照微手中的戒尺抽出,装模作样在她掌心打了一下,正色纠正她道:

“人君御民,不能以清高独醒自矜,否则孤掌难鸣,政令不行。上古三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纣王不祭祀,会令百姓感到惶恐,惶恐则离心,离心则生乱,生乱则百姓流亡,所害之人远超祭祀宗庙的人牲。”

“哦……”那时照微年纪小,讲到治国之道时便难以理解。

祁令瞻伸手将她袖上沾染的猫毛摘下,忽然轻笑,“不明白也无妨,纣王的苦处只有身处同境的人才能体会,愿你这辈子都莫蹈此境,能痛快地活着,不必为大势而违心。”

照微确非违心之人,所以她才敢不顾满朝御史万马齐喑,当着姚鹤守的面,弹劾他陷守将以植党、割北地以谋身。

而他们兄妹的关系,也是自那以后渐生嫌隙。

夜色四合,檐下廊中皆挂起红纱灯,暖光盈盈,竟照得比白天还亮。

一身车夫装扮的平彦喜滋滋跑过来,告诉祁令瞻事办成了,“那韩丰果然是个软耳朵,也怪郑五娘有本事,我见他揣着五娘给的荷包,比给他娘买的猪头肉还揣得紧,嘿嘿,公子也是料事如神,如何就知道他一定上当?”

祁令瞻惫懒地拢了拢身上的披风,说道:“诸般算计,不过‘正中下怀’四个字。韩夫人浅薄急利,以给她儿子谋取京职相诱,她便能动心;韩丰只见过照微一面就点头娶她,必是怜香惜玉的多情人,五娘肯帮这个忙,他走不脱。”

平彦闻言了悟,口中发出“高啊,妙啊”的赞叹,祁令瞻抬手让他闭嘴,转头见照微沿着庑廊走过来。

她穿了一身喜庆的正红色褙子,沿衽用金线滚了一圈雪白的貂绒。头上绾双丫髻,因为头发又密又厚,像压着两座乌螺山,缀满珍珠和大红绢花,愈衬得那鹅蛋脸白如银盘,生机顾盼。

这是十二三岁的女娘常作的装扮,想必是母亲下意识觉得她还小,所以今年又给她做了这样一身衣服。

见她手里还提着个食盒,祁令瞻心中默默道,像个送福童子。

照微招呼平彦搬来小案,将食盒放在案上打开,里面用砂锅盛着五六个汤圆。她拿汤匙将汤圆捞进碗里,又浇了些乳白色的原汤,这才将碗捧给祁令瞻。

祁令瞻接过咬了一口,醇香的芝麻馅撑破糯米皮涌出来,是他难得喜欢的吃食。

“怎么样,香不香?”照微殷殷望着他,“离年夜饭还有两三个时辰,娘说让我先送一碗来给你填肚子,特意叮嘱要用砂锅盛,冷得慢。”

祁令瞻慢悠悠吹着匙里的汤圆,问道:“母亲是心疼我,你又是图什么?没将我的汤圆换成苦丁馅,却费力跑这一趟,有什么事要求我?”

“自家兄妹,说什么求不求的。”

照微也不藏着掖着,见他将这五六个汤圆都吃完,理直气壮道:“听说四品以上朝官都会收到相辉楼的请帖,我知道兄长对瓦肆百技没兴趣,能不能给我弄两张来,我带舅舅去长长见识。”

祁令瞻放下碗,望着她道:“舅舅走南闯北,不缺这点见识,你是听说了今年斗蛩班子要入京,想混进去凑热闹吧?”

插入书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