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身为朝廷官员,必须要积极响应朝廷新政。
每有一个人缴纳,就会直接宣扬公开。
这样做是为那些还在观望的人提供一个表率作用,也是让这些配合的官员们没有回旋的余地。
缴了税就站到了那些抵制之人的对立面。
你要不就退却,要不只能背靠陛下这座大山。
就用这种分化拉拢的手段,关宁聚集了不少人为他所用。
之后,暂没什么动作。
因为他在了解情况。
哪些人是领头的,哪些人是背后的组织者……
现在他知道,机会来了。
这场集会,就是最好的机会……
“南方仕子历来都在朝政中占有很大比重,之前罢官不成,他们必然会提及罢考,此事不太好处理。”
张重很隐晦的表达。
现在他是淮州州牧,而在以前很多同僚的眼里,就是叛徒!
因为他没有抵制新政,为了高位而背叛阵营。
在他被任为州牧的消息传出后,他的府上大门就被人泼了血。
家人也因此受到侵扰。
这就是其中厉害,斗争之惨烈。
可他已经别无选择。
他只能把这些人打倒,他的位置才能更稳固。
因而他很是上心,生怕陛下不知其中厉害,而有意提及。
相比于罢官,罢考的影响更大。
在大康历史上,曾有一次沧江大发洪水,造成灾情严重,当地官员征调民夫挖渠疏通治理,然灾情紧急,投入民夫根本不够。
这名官员便强行征调了读书人。
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不服徭役。
但这位官员顾不了这么多,还是强征了。
最终河道得到治理,灾情得到延缓,可这时这些读书人们却要求朝廷处置这位官员。
他救灾有功,何错之有。
当时的皇帝对其也是力保。
就是那一次引发了整个一州的考生弃考。
他们认为,读书人就不该服徭役,而你强征我,就是犯了大错。
一州学子弃考,影响太大,有逐渐蔓延其他州的趋势。
当朝皇帝不得不妥协,将这位治水能臣斩杀,此事才得到平息……
张重讲着这个故事,声音低沉道:“当时学子弃考的这个州,就是淮州!”
南方仕子在朝政中占有很大比重,他说这话并不虚假。
北方因有蛮族之患,一直都不如南方安稳,所以仕子不如南方多。
而在南方六州中,又以淮州最甚,他要表达的就是这其中的严重性……
新朝建立,国君显示恩典最好的方式就是开科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