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关宁面前的是一份各地汇总上来的报考名单。
新式科举把录取的权限给到了地方,这其中会有一个弊端。
那就是地方势力勾结,发生买官之事。
这样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比如说当地有钱有势的乡绅,可通过贿赂手段打通关节,直接送自己儿子到这个位置。
还可以平白无故增设名额。
原本只需要三个人,却增加到五个人。
为了杜绝类似事情发生,关宁定了严格的监察制度,由朝廷派出钦差,只要发现,绝不姑息。
事实上,虽是地方为主,但其征录也要上报朝廷,经过许可才能实施。
关宁就在临安,得空看看也无不可……
赵南星开口道:“按照您的法子,取得了巨大成效,各地报考者都已超员,但应该是有滥竽充数的。”
“不是应该有,是一定有。”
关宁直接说着。
有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他招录的范围就很广,只要有学籍的都可以报名。
“等新的教育体系建立,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
赵南星点了点头。
陛下跟他说过这件事,以后就只有从大学结业的读书人才可报名参考。
“不过还是江淮一带学子多啊。”
关宁忍不住感叹。
他还看过其他几个州的报名情况,相比较起来人数相差很大。
原因就是江淮一带经济富裕,教化良好。
这也是关宁亲自来的一个重要缘由之一。
他要在江淮推行新学。
也就是把小学,中学,大学等这样的模式建立起来。
这件事情看着容易,其实真做起来很难。
毕竟是推翻延续已久的教育体制,这变革可是太大了。
另外还必须要有成熟的条件。
像北方一些地区,受长时战乱影响,生产农耕未恢复,根本就没有条件入学。
而在江淮一带就不同了。
这里学风浓烈,有良好的基础,也能快速接受新兴事务。
从这报考名单就能看出这一点。
这件事还就得关宁亲自过来办,因为别人不知他的想法,万事开头难,先把开头做好,别人就能够效仿了……
“报考的人是有了,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用心参考,怕是有人会糊弄走过场。”
赵南星略带着担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