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真的治扬! 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txt > 第124章 老朱的殿试(第3页)

第124章 老朱的殿试(第3页)

虽然此次恩科科考题目是由朱元璋、朱标父子自己出的,可事实上其实都是在受到杨宪影响后做出的。

也就是说其实杨宪本人,才是这场科举改革的真正引导者。

大明首次恩科,一共选出贡士三十六人。

这也是大明的第一批贡士,这些人也将是朝廷的未来栋梁。

常言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为了让他们能够扛起江山社稷。

朱元璋心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决定让这批知青上山下乡,时间就定在三月上旬,也就是今年春耕的时候。

在这之前,还有一场殿试。

大殿前。

“皇上有旨,召新科贡士入朝殿试!”随着内侍官的喊声落下。

三十六名贡士昂首挺胸,迈过龙道,往大殿走去。

多少学子寒窗十几载,为的就是这一刻。

这三十六人无疑是幸运的,恰好迎来了科举的变革。

如果还是按照以前四书五经的科考模式,此刻这大殿上,就不一定有他们的位置。

朱元璋端坐龙庭上,扫视着下方众学子。

学子们由于第一次上朝堂面圣,大部分人都显得有些拘谨,不过总体上来看气质都还是不错的,虽然紧张,却并没有出现那种畏缩的情况。

尤其是站在前面的李进,竟然丝毫不怯场。

这人就是老大提起的那个李进吧,确实是人中龙凤。要不是还有殿试要举行,朱标怕是早就召见李进了,因为关于“如何快速实现国库充盈”这一考题,李进的回答,可以说是完全答进朱标的心里了。

朱标从李进的回答中,看到了杨宪的影子,这才是最让他欣喜的。

目光从在场三十六名学子身上一一扫过,朱元璋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他对于这场科举会试结果很满意。

大殿上,所有人都等待着朱元璋出题。

朱元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开口道:“抬上来吧。”

话音落下,大内侍卫们抬着三大筐稻谷从大殿外走了进去。

稻谷?!

众考生看着这三筐稻谷,都懵逼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

这次科考,不仅会试作妖,殿试也是如此吗?

这熟悉又糟糕的感觉,让他们内心升起了不好的预感,想起会试三天的折磨,有些人就脸色发白。

也有一些心思活络的学子,立马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进行剧烈的头脑风暴。

尽力将这稻谷与考题结合联系在一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