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的跳蚤市场书摊中,几乎很难见到精装本图书,即便是专业的图书跳蚤市场也很少见到,那是因为在欧美,精装本几乎是“收藏本”的代名词。
北美书刊市场较为成熟,精装本通常都会在简装本之前发售,大约在精装本发行三到六个月甚至更久之后,才考虑发售简装本——简装本的均价只有精装本的一半。
这种发行习惯,天然的造就出“等级差异”。
而等级差异,又造成精装本的另一很有意思的功能——它成为提升品位与格调的装饰品!
看看欧美电影电视剧中,那高高的书柜中塞满各种书籍,几乎全是“精装本”!
又因为精装本的发行数量往往很少,这又为“精装本”图书,增加“市场稀缺性”。
因此,欧美图书家庭收藏,几乎等同于“精装本收藏”。
没看见精装本,倒也说不上失望,他的目光落在最前面一排。
八十年代,北美是全球最大的书市,面前这一排书籍,卢灿竟然一本都没听说过——没听说过就意味着不是知名书籍,不具备多少收藏价值。
这样的鉴定,是不是很糙?
是很糙,但没办法。
这些书中,可能带有作者签名,或者夹有其它物品譬如书签、支票、钞票或者邮票……
总不能一本本的去翻吧?
那样的话,一上午时间都未必够。
所以,他选择从“有记忆有印象”的书籍开始。
他这边开始寻找,那边宗老已经和小黑皮摊主议价,两本书两美金!
不管是不是宋版,宗老都捡大漏!
真让卢灿羡慕!
等宗老交易完成,两个老头凑在一起小声嘀咕,卢灿清晰的听到王老说“你算是赚大了!”
弄得他有点心慌慌。
目光从第一排到第二排,一直到第三排,终于找到一本有印象的书籍——《罗丹艺术概论》英文版。奥古斯特·罗丹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艺术家,这本书是他口述,葛塞尔教授记录整理出版。
这本书,卢灿在香江读过傅雷先生翻译的中文版,连忙抽出来。
平装本,很老。
纽约大学出版社出版——看到纽大出版,卢灿心拔凉的,这本书八成是教教材!
别指望教材会有多少收藏价值。
他将书口朝上,手指压住封面,往后拖,书页如同扇子般,沙沙而过。
图书印制的确实不错,内部有不少罗丹雕塑作品的彩页,同时还有一些炭笔笔记痕迹。
这就是一本教材。
翻开书页,扉页上炭笔写着一段话,“完美的雕塑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经济体。”
这句话有点怪怪的。
再看落款:1923年12月06日,署名:哈耶克。
也不知这人是不是名人?反正卢灿自己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