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秦时颂乔松主角什么时候长大 > 第134章 夜谈时策惊秦王(第1页)

第134章 夜谈时策惊秦王(第1页)

嬴政思索了一下,再度看向乔松,示意他还有吗。

乔松顿了顿,继续道:“当然,太学如今面临拆分,届时各家学宫林立,鱼龙混杂。因此,为免出现滥竽充数之辈,浪费国府精力,儿臣以为有必要对这些人进行一定的考核。”

“考核?”李斯等人咀嚼了一下这个词汇,一些敏锐的人已经从这简单的两个字背后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详细说说。”

“此事很简单,即对于想要进入官场的学生进行考试,择优选择。”

没错,开科取士!

在炎黄大地存在了千年的终极大招,并且还在不断变化的招数,乔松要让这政策提前千年出世。

当然,乔松不会去设置什么八股这类毁人不倦的东西。他要的,是有真才实干,能实打实干事儿的人才,而不是满口之乎者也,只会摇头晃脑的酸儒。

因此对于考试的形式,乔松更加的偏向后世的做法。

即通用学识加专业学识的考核模式。

大秦治下官吏繁多,自然有不同的职位。举个例子,廷尉府的官员录取,除了为官之道的考核之外,还要加上律法的考核。

同样的,水利,工程,营造等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秦此时并不像后世那样世家林立,只有诸子百家争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没有世家的掣肘,没有儒家的一家独大。但也有问题,教育程度相对太低。

可乔松目光跨越千年,早已提前准备,一早便创造纸张,印刷,兴建太学,给大秦贫瘠的文风打了一针强心剂。

如今,太学已经颇有规模,作为开科取士的开端也勉强能够应付。

嬴政作为开创两千年帝制的帝王,其眼光之长远少有人及。他麾下的大臣也同样如此,当乔松在侃侃而谈之际,他们敏锐的从他的话语中看到了一条通天坦途,一个一举解决官产用人的法子。

因此,这些人一个个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了乔松。

一个多时辰之后,乔松将心中的方案叙述了出来:“如此,当可缓解国府用人的压力。”

嬴政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了一会儿然后将其放了下来,看向了一脸亢奋的群臣:“诸卿,此事牵扯到了国朝用人之法,干系重大,尔等如何看?”

王绾迫不及待的起身,躬身一礼开口问道:“君上,臣有一问,还请君上赐教。”

“王相请讲。”

“国府用人,当慎之又慎。仅凭一场考试,是否有些太过轻率?毕竟,君上所说的考试只能看到其才能,而无法看清一个人的品性。如今我大秦用人,以举荐为主,长年累月下来,自是可看清一个人的才干才学的。”

乔松微微一怔,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位丞相。

历史上的王绾才是自吕不韦罢相之后,大秦的第一个丞相。可这位丞相在天下一统之后,却执意采用分封制而惹恼了始皇帝,从而消失在了大秦的政坛之上,这才有了李斯的丞相之位。

而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乔松也和父王麾下的这些大臣频繁接触,因此对他们也有些了解。

眼前这位王绾丞相,就属于那种老成持重,但却缺乏冒险精神的人。因此,他的不赞成,乔松倒也可以理解。

面对王绾的质问,乔松胸有成竹的道:“王相所说之法,的确为我大秦目下主流的用人之策。然,王相也应当知晓,眼前燕赵之地的官吏缺乏,已经说明此法难以为继了。

未来,我大秦一统天下,官员缺口更大,单纯的以推荐,举荐,征辟等方法,已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

商君书有言,便国不古法,治世不一道。

开科取士之法,旨在给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的确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岂能因噎废食呢?官员品性问题,可以待考核结束之后进行调查,可以在日后施政之中进行考察,而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王绾紧皱着眉头,一时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他向乔松拱了拱手以示谢意,然后坐了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