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春日相见笔趣阁 > 第六十一章(第2页)

第六十一章(第2页)

见她一杯水喝完,裴河宴又提壶给她倒了一杯,打商量道:“早上吃烤红薯的事,就别告诉了无了。”话落,他在了了开口前,先一步拿话堵上了她的嘴:“这是小灶,有数了吗?”

晨雾还未散,山风卷着云雾,弥漫在朱墙碧瓦间,衬得这座小院跟世外之境似的,美不胜收。

她一口蜜薯还含在嘴里,看他一副生怕被了无计较上的小心与无奈,她掰着那块红薯,忍不住笑出了声:“好,不说。”

——

梵音寺作为传承了千年的古佛寺,可追溯的历史与故事,源远流长。也难怪寺里的方丈想将寺庙的起源与传承以壁画的形式展现在来梵音寺请香观览的香客面前,要是她能有这么拿得出手的成就,她也画啊。

这就跟画家的毕生所愿是办一次个人画展,音乐家想办一场独奏音乐会的性质一样,对外广邀对自己感兴趣的信众前来做客。

也许“做客”这个词用在佛寺上并不合适,但佛家文化只有固定的信众才有耐心去了解冗长的历史与种种典故。可佛家的经典典

故,是大众化的、可查阅的。并不是梵音寺自己的故事。

裴河宴将这些话说给了了听时,她很快就理解了。

就和古时候,许多壁画旨在记载与保留这份文化一样,梵音寺如今做的也是一种传承和保护。并且,它自身就拥有年深岁久的渊博历史,又何乐而不为呢?

梵音寺的前源壁画,名为《大慈恩寺》,就画在藏经阁塔楼前的画廊上。

壁画从人物到建筑,都具有极其浓厚的大雍时期风格。

即便了了已经知道这是了致生的画迹,可当她真的站在了这幅壁画面前,她最先感慨的还是整幅壁画带给她的惊艳与震荡。其次,才是源自老了带给她的亲近与熟悉,仿佛能透过这幅壁画,

看到曾经站在脚手架上专心致志绘画的了致生。

裴河宴见她看得专注,知道她此刻不愿受到打扰,自行离开,去了身后的藏经楼里。

了了只沉迷了片刻,就打起精神,开始工作。

她拿出测绘工具,将壁画尺寸重新做了测量。所有壁画的细节,她都拍照做了留存,方便后期誊画时可做参考。

除此之外,便需要研究颜料的用色与线条的造型。

许多画家临摹同一幅作品,仍旧能被认出绘画风格,就是源自一些小的细节。刚好,她对了致生的所有绘画习惯都十分熟悉。

否则,一天的时间哪够她用。

——

藏经阁平日里都有值日僧人打扫维护,阁楼内,窗明几净,几乎看不见灰尘。

裴河宴信步上楼,一路行至三楼。

梵音寺的藏经阁初建时就规模浩大,所以后来拂宴法师才能承接楼廊一半损毁的经书,与寺中僧人一并修复。

但至现今,藏书太多,藏经阁几经修缮仍是无法全部保存,干脆另辟一座藏经楼,供寺中僧人学习取用。

至于此座藏经阁,因藏书大多珍贵,除住持与寺中方丈外,便鲜少让人涉足。

他推开门,迈入殿中,目标明确地选了几本梵音寺的载史古籍走到窗边。

推开窗,远处是远山墨影,近处是重檐飞瓦与连成一片的佛殿庙宇。

他撑住窗沿,探身往下看了一眼。

画廊下,了了正半蹲着做测绘,测完的数据被她顺手记在手机里,动作干脆又麻利。

他收回视线,将窗钩勾入钩圈内固定。这才坐下,从桌肚里取了纸笔,翻录摘抄。

这一忙就忙到日头西沉。

他停笔揉腕,目光下意识去找了了时,画廊下早已没了她的身影,只留一个封好的工具包被放在梁柱角落。

他刚准备起身去找,耳尖忽动,立刻捕捉到了方才没有留意的动静。

他循声望去。

了了不知何时上来的,就在他身后不远处,倚着墙角盘膝而坐,轻悄地翻书。

夕阳的碎金洒在她毛绒绒的顶,她低着头,眉眼都隐在光影的暗角里看不清晰。身量虽比十三岁时长了不少,可盘坐在一起时,看着仍是小小的一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