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擦干眼泪,说:“孩子,我是你们的舅舅啊。。。。。。”
荣威顿时愣住了,在他的印象中,虽然知道母亲的娘家在本地的一个小镇上,但他从小就知道,外公一家也是读书人,但外公一辈子却只有母亲和小姨两个女儿,家中并无男丁。
而且外公外婆十几年前便先后去世,小姨也远嫁去了外省,这也是他在卫府遭此变故后,只能选择独自带着卫兰逃亡,没找任何人帮忙的原因。
只因他们往日除了卫府上下,在其它地方并无亲人了。
可是,眼前这个胡子花白之人突然自称是母亲的哥哥,是他们的舅舅,这让荣威感到非常意外。
因为他长到十七岁,就从来没有听母亲提过有一个哥哥,这太匪夷所思了。
老大夫看荣威那目瞪口呆的样子,便明白他心中的困惑,只见他示意荣威依旧坐下,这才对荣威说:
“孩子,你还小,有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我比你母亲年长七、八岁,在她出嫁前,我便被你的外公逼着进京赶考。。。。。。”
原来这个老大夫名叫熊春,正是荣威母亲熊英的长兄。
年轻的时候,熊春醉心于医学,立志将来要做一个悬壶济世的名医,所以对科举并不感兴趣。
可其父熊达膝下除了两个小女儿,便只有他这一个长子。再加上熊家世代书香门弟,哪里会允许长子不考科举而去学医?
熊春的理想得不到家里人谅解,心里很是苦闷。但他对自己的理想很是坚持,并不想顺从其父熊达去学习那些八股文。
那一年,他被熊达逼着离家进京赶考,可他一路上和那些读书人在一起,听多了当时朝堂形势,对于大清朝已无半点信心。
到了京城之后,他并未参加科举,而是拜了当地一个名医为师,从此正式学医了。
跟随他的书童被他派回去报信,熊达得知唯一的长子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医学,根本没去参加科举,从此便种下了病根。
而熊夫人得知长子要留在京城学医十载,思儿心切,虽然偶然能收到一封熊春寄回去的书信,但却难得见上爱子一面,从此身体也每况愈下。
两夫妇勉强支撑着将两个女儿嫁了,没过几年便双双撒手人寰。
那时候,荣威尚小,所以对外公一家并无多少印象,他只是偶尔听母亲熊英提起过,她的娘家好像是在一个叫芙蓉的小镇上。
荣威想到了这里,突然记起今天刚到这个镇子上时,莫名对这个镇名感到熟悉,原来竟是因为从前听母亲提起过,他们兄妹竟不知不觉走到了母亲的娘家所住之地。
荣威看着满脸凄苦的熊春,问他:
“舅舅,您既已回到芙蓉镇,为何不去长沙找我的母亲?”
喜欢关家大院()关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