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脸色有些发红,似是羞愧,也似是兴奋,也可能是因喝了些酒,但最有可能的,还是因房遗玉那句千古明君。
要知千古明君乃是后人评价,于大唐自然是无人这般吹捧,唐太宗首次被人这般称谓,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房遗玉心中暗笑,嘴上却问:“叔父,您何时回来的?”
“也没多久,见你看书入了神,便没打扰!”唐太宗正了正身子,问道:“你看的可是《孙膑》中的兵失篇?”
房遗玉含笑点头:“孙膑用兵重机变,字句间,真理无数!叔父于其中注释的道理,与治国相互联系,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唐太宗闻言颔首道:“孙膑本是卓越的军事天才,然兵法中却是暗藏治国道理,只是旁人不察罢了。”
“朕如你这般年纪时,崇拜冠军侯,欣赏他那种横扫八荒的气概。”
“双十年岁,改喜张良韩信,重视上兵伐谋。”
“继位之后,朕更为看重孙膑,冠军侯之强,可风骚一时,韩张之强,可纵横一世,孙膑之强,却可百代受用。”
房遗玉闻言深有感触,毕竟这是境界的不同。
冠军侯手段不凡,可将匈奴打的闻风溃逃,然终只是一时输赢。
张亮韩信注重谋略,战之必出奇谋,通常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为汉高祖打下一片偌大江山。
孙膑注重机变,用兵之道也可用来治国,用兵兵奇,安邦国盛,只有随着时间长河做出相应改变,懂得机变才可纵横百代,使得无上帝国,延续千载。
“孙膑主张慎重对待战争,强调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只有以强大武力作为保障,才可使国家安定富强,但他又反对穷兵黩武,指出战争胜利可以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可一旦战败,同样会失去国土。”
“一味发动战争必会导致灭亡,自取其辱,故而必须慎重对待战争,不可不用却也不可滥用。并且孙膑道出经济强国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强兵必先富国,只有具备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才能做到事备而后动。”
“朕对此是万分赞同,故而在征讨蛮夷之余,不忘加强国家治理,避免出现刘彻那般境况。”
唐太宗继续道:“既然你喜欢这书,那朕便将它送你,若能对你有所启发,也算是我大唐之幸!”
唐太宗大方的很,直接将书册送给了房遗玉。
房遗玉大喜过望,赶忙收入怀中。
“对了,你这丫头寻朕定不是为了看书吧!想必是为吐蕃而来?”唐太宗心中纳闷,自语道:“朕感觉这吐蕃跟你似有什么几世仇怨,令你处处针对他们!”
房遗玉于心中暗道:“哪是跟我有什么仇怨,而是跟大唐有着难以化解的仇怨。”
若非因吐蕃是大唐史上的最强大敌,房遗玉也不至于这般死咬着吐蕃不放了。
“叔父先知先觉,侄女却是为吐蕃而来,先前听爹爹讲,叔父准备与吐蕃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