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喜提落魄中年李白,他兴奋对房玄龄道,“朕竟不知,世上竟有如此壮怀逸兴的诗歌,让人澎湃不已!”
“太白才华横溢,朕打算收他入翰林院,编纂诗文印发到各地,让大唐人人都学学这种优美洒脱的诗歌,这便是礼仪教化的潜移默化!”
一生都在渴望登阁拜相,最后却发现自己不是从政材料的李白,在前往夜郎流放的路上,突然来到仰慕已久的太宗皇帝身边!
他认为这就是白玉京的神迹,欢天喜地做起了翰林学士。
不久,苏轼也来了,经历人生起伏跌宕,他早已波澜不惊,平静地想:唐太宗?在他手下混的大臣,似乎结局都还不错。
东坡欣然进翰林院。
两个朝代最耀眼文学的天赋型选手,在大唐狭路相逢。
确认过眼神后,二人展开了不动声色又激烈的竞争。
李白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苏轼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写“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李白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苏轼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最强劲的对手,往往是最知心的朋友,后来,他们相约夜游湖畔,苏轼决定放下政事纷扰,不想再指摘王安石的变法野心,遂拉上了王安石。
三人把酒言欢,畅谈人生理想。
李白眼中有心驰神往,“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苏轼眼中有气定神闲,“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客及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王安石眼中有坚定不移,“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三人相视一笑。
季樱的天幕视频里,源源不断播放着他们新作的诗词,大唐妇孺老幼从此爱上了吟诗识字,人人皆能开口吟诵几篇诗文,民间再无打架械斗之事。
到贞观三年,北方地区虽遭受蝗灾侵害,但有长江中下游及岭南高产两季稻的大丰收,朝廷拨完赈灾粮后,粮仓依然富足。
农民交完朝廷赋税后,家家户户手中还余上百石粮食,这在从前,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