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菁菁:“啊。”
“就没说点别的?”张桂花探头出来看,似乎一点都不相信,孙菁菁很无语地把信纸展开,只不过这也是无用的,张桂花根本就不识字。
之前孙菁菁不是没教过她,可她自己学得慢,后来嫌又累又无用,干脆都不学了,搞得孙菁菁背地里也跟亲妈说了几次。
偏生张桂花不认识字就罢了,却当真凑上来看了又看,最后一双眼睛还盯在孙菁菁那张如花似玉的脸上,嘴里嘟囔:“他说这些干嘛呀,也不知道写给谁的,我们家还能有人给他写信咋的?”
孙菁菁先还不以为意:“说不定就有事儿找到他呢?唉,奇怪,他不是益省人吧?怎么会在省城……”
话没说完抬眼对上大嫂那探究的目光,忽然后知后觉懂了什么,一张脸涨得通红,却不是羞的,那是给气的。
偏生张桂花毫无所觉,以为自己揣测成真了,眼神意味深长起来:“对对对,你们年轻人,就是该多写信,多了解一下——”
“好了,莫在这里挤着了,来灶屋煮饭了。”林淑云一把拉走了张桂花。
孙菁菁气得
一挥手,还没法儿说什么。
搞得刚刚拆开信勉强读了一半的杨妙华也是尴尬无比,她也是过来人,如何不理解张桂花的心思?
就跟村里人觉得孙家老二老三是香饽饽一般,在更多人眼里,于书彬又何尝不是个香饽饽?尤其是张桂花。
只是没想到她会做得这么直接,都不知道该说是人傻又天真单纯想撮合还是故意恶心人的。
主要这段时间孙菁菁跟她一起裁剪衣服,使用布料起来难免就有这大手大脚,张桂花身为嫂子,比终归要嫁出去的孙菁菁更有当家人的意识,自然会看不惯,双方互相避着,但其实随着孙菁菁待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姑嫂间的矛盾已经是愈发明显了。
“对,他不是益省人。”杨妙华还是懂如何化解尴尬的,仿佛刚刚那一幕没发生似的,自如接话,“就是不晓得他咋个到了省城。不过对我们来说还是好撒,二天跟他联系啥子的还是要方便点嘛!”
她说着又挥起手里的信:“菁菁,你快来跟我念下,好多字我都还认不到。”
她还真有点担心孙菁菁被这么一刺激,来个避嫌什么的就麻烦了。
她可是还有更多盘算呢,虽然没有孙菁菁好像也能做,可有她总归是更好。
好在孙菁菁实在是个可爱的小姑娘,虽然被自家大嫂那么调笑一下是挺不舒服的,但不至于为了她说几句就要搞什么自证清白拉开距离,为了蠢人不
值得。
她沉了一口气,拿起杨妙华手里这封信读了起来,这封信稍微长一点,内容也差不多,先是感谢了杨妙华夫妻对他的帮助,又说送的灰包蛋好吃、鞋子合脚……就一堆感谢的话,刚刚孙家的信里也有,孙菁菁都给略过了。然后就是说了自己的工作和住址之类的,基本相同。但比给孙家的信更多内容在于他还主动说了,如果杨二姐有什么需要的,有关机械方面的,他可以帮帮忙。
杨妙华眼睛顿时一亮,她觉得自己这可真真是时来运转了:“好啊,这个小于,我本来就说着想弄缝纫机什么的,还寻思我这不知道从哪儿去弄呢,他这倒好,有本事进了机械厂不说,还真能给我使上劲儿,说不得我这缝纫机还真要弄到了!”
想要缝纫机,倒不是杨妙华单纯嫌累,主要是她清楚地意识到机器有很多人手工做不到的地方,还方便快捷。
关键像她现在这样做衣服,好看是好看,但农村里,人家还未必会找上门来找你做,为啥呢?你手工可以做的,人家难道就做不了?但凡你做了个样子传出去了,大家喜欢不能自己仿着做吗?这年头的农村就没有几个懒女人的。你说什么高级绣工那肯定没有,可照猫画虎,仿着样子做件衣服穿穿那还是能行的。
到时候除了真正家里条件特别好,在农村地位很特别,不想和别人穿一样,想要与众不
同的那么极少数几个人会来找她做衣服,基本就找不到别的客人了。那得少赚多少钱哪!简直都不挣钱了!
最好得有个缝纫机,仅凭人手一针一线连上大半天的,缝纫机咔咔一顿踩,三五分钟就能搞定,而且能比大多数人都缝的更密更好,到时候不仅可以做衣服,就是缝缝补补的也可以做——这年代,买衣服做衣服的真不多,可谁家都有个缝缝补补的时候。小到袜子内裤,大到床单被套,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用缝纫机能解决多少事儿啊!
便是不挣钱,有这么个东西在家里,绝对都能把人际关系搞好了。
杨妙华早就想到了这点,只是苦于不好说出口。她也怕给人添麻烦啊,也是还有点心眼子,怕孙叔听到了,人家有路子,先去弄了缝纫机回家来,到时候她能咋办?还能搬她家里去?
其实她还真想多了,孙大山要有这路子,早就弄到手了。谁不知道缝纫机是紧俏货啊?
这回好了,真是打瞌睡有人送枕头,就连孙菁菁听了都说好:“还真的是,我也觉得有缝纫机肯定方便,二姐,那我们现在就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