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红楼读书郎TXT全集 > 第161章 始于一场骂战(第2页)

第161章 始于一场骂战(第2页)

…………

…………

薛蝌的担心,不无道理。

署名潇湘子的文章,随着景安日报在城内发售后。当天就有不少学子躁动起来,他们在这人手上可是吃过不少苦头。

眼见有反客为主机会,吃过亏的人都连夜动笔,准备让这个潇湘子,好好见识下世道的狠辣。

二月的债,还的快。

报铺才过了一夜,就收到十数篇的投稿,内容多是从各个角度批评潇湘子的文章。对此陈恒跟薛蝌,都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将他们直接剔除的打算。

只坐看报铺的文人,挑出数篇合适的文章刊登发售。他们景安日报不收,城中又不是没有别家的报铺,没必要把白得的热度送给别人。

眼见别人已经动手,林黛玉又不在扬州,陈恒这方自然开始反击。率先下场的是江元白,他最喜这种热闹,直接拿着自己文社的化名‘江流儿’,发了几篇反驳的文章。

可架不住对方人数众多,能人辈出。火力不足的江元白,很快抵挡不住。钱大有见此,也是火速加入战局。

这两人,最近天天被陈恒耳提面命,在文章上的功力有所长进。刚巧有了这个试手的机会,陈恒也十分鼓励他们出去较量。

甚至本来不愿参战的薛蝌,也被陈恒怂恿着加入。学而用之,不把文章拿出去给人比一比,怎么能发现自己的短处。

骂战一直持续着,争论的地方逐渐分成三个。讨论最多的是林黛玉的文章是否合乎规矩。对水姨的生平,关注的人倒不多。

有人觉得天下的文章,都该按照八股文的框架来写。有人觉得此文,毕竟不是拿来应考,学一学话本的浅白,也无不可之处。

这批人目前分为两派,前者自诩文人正派,论战时常拿圣贤典故压人。后者稍稍吃亏,混在其中的多是像钱大有这样,为之乎者也头疼的书生。

应试之作要讲规矩不假,他们也认了。怎么在报纸上写个赚稿费的文章,也得按照规矩来。这些人也是早有不忿,吵起来自然凶得很。

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从标点符号跟着《蜀山群侠传》问世以来,在城内就多有争论。

反正在报纸上,大家用的都是化名。关上门,谁还知道谁啊。大家吵得都很起劲,也给扬州百姓带来不少乐子。

老百姓不在乎谁对谁错,他们只是觉得有热闹看,买报纸的积极性也给带起来。一连几期,景安日报都在城内卖到脱销。

不过时间一久,还是文辞浅白易懂的一方,更能让老百姓读懂自己的意思,逐渐占据这场论战的上风。

月末,这场骂战终于引起城内有心人的注意。李卞作为扬州学政,平日就是要跟读书人打交道。

他们家来到扬州后,也随大流订了送报上门的活。这在扬州城里,已经形成风气。哪个有地位的人家,不订上一、二份报纸,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

李卞将这场骂战从头看到尾,心中也是痒痒的很。他原先看不上报纸这个糙东西,觉得里面的内容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远不如朝廷的邸报重要。

可看着一个个不知深浅的化名,在报纸上高谈阔论。李卞才意识到报纸的好处,这种自己动动笔,就能让城内老百姓看到的舒爽,实在叫人着迷的很。

他想了半日,给自己取了卞庄的名头。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文章,就让家丁带到报铺处。结果谁能想到,李卞的文章被报铺压后了。

倒不是他写的不好,只是骂战持续到现在,想要刊登文章的人实在太多。大家可劲的想着插队的法子,最后无外乎是使钱插队。

李卞的文章固然好,可架不住前头的人肯砸钱啊。报铺也要营生,最新一期虽没发售,可内容版面都已经定好。

上面的恩公都是自费交钱进来的,谁也挤不掉。是故,只能苦一苦李卞的‘绝世好文’了。

这就惹恼了李卞,他年少得志,心气本就高。更不愿花这个掉价的钱,沦落到跟学子一般比较。他直接让家丁去报铺处报出自己名号,这才临时插队,强势登上报纸。

江元白这方的人,一见连扬州学政亲自下场,也有些傻眼。他们没想到,会惹出这么个大人物来。这吵架的风头,一下子就到了对家去。

说句公道话,李卞的文章确实写的极好。他从司马相如的文章,一直举例到曹植的洛神赋,先从文辞上肯定了正方的论点,读书写文章就该穷经皓首,引经据典。不然,文章岂不是人人都能做,识几个字就能出来比划?

李卞的文章,为这场阳春白雪跟下里巴人的争论,强行定了个胜负。

他又在报纸上,对标定符号进行沉痛批评。觉得此物,实在影响读书人领会圣贤的奥妙。

李卞将诸经中不少句子拿出来,通过不同的断句方式,又引证着自己的人生感悟。

总结一句话,用了标点符号,以后圣贤的道理,都只有一个意思。又谈何‘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所谓的标点符号,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简直贻笑大方,庸俗至极。”

李卞在景安日报上一连发了三篇,引导了城内半个月的风向。一直到三月初,下里巴人组都没上个台面的人,出来打擂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