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舍弟诸葛亮免费阅读 > 第340章 落荒而逃李曼成(第2页)

第340章 落荒而逃李曼成(第2页)

他自言自语地沉吟着,原本倒也没指望身边那些武夫部将解答,谁知,水贼出身的蒋钦,却忽然偶有一得,主动献策道:

“校尉,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孙观出身泰山贼,贪恋财物,舍不得那些已经运上来的补给物资

曹军沿着海岸线肆虐,已有一月,校尉此前一直按兵不动。夏侯渊为了持久控制沿海各港,也让李典和孙观以车重沿着海岸缓缓而行,往各处运送囤积军粮,以为久计。

现在我军终于收网,痛击了他们几次,他们要仓促退兵的话,这些囤积的军粮、物资必然要放弃。如果不舍得放弃,那就得慢慢原路折返运回去。他们把兵力收缩到数个据点,每处相隔的距离,大约正是车队行进一整天的路程。”

周瑜毕竟是世家出身,没过过苦日子,也没做过贼。对于社会底层的代入感和同理心,还是差了些。

而且,他毕竟也才二十七岁嘛,周瑜也是需要成长的。

被水贼出身的部下提醒,他才豁然开朗,想到了这种可能性。周瑜不由欣慰地拍了拍蒋钦的肩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自问知兵,对水战更是无有不通,今日竟不如公奕,不得不服呐。原来孙观是舍不得那些物资,这就不奇怪了。

夏侯渊已经让他们撤退了,他们自己却觉得多拖五六天甚至七八天、把余粮和其他军资运回去也不碍事。既然如此,我当然要让他们求仁得仁,付出代价了。

传我将令,今晚全军集结至胶山外海,四更时分登陆对胶山水寨发起夹攻。务必大肆鼓噪,多点火把,假装有数万之众登陆,让我们再送孙观李典一程。”

蒋钦、徐盛立刻表示谨遵军令,这就去筹备了。

胶山就是后世胶州湾西岸的一片山区,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叫胶山了,也是琅琊郡和北海郡、东莱郡接壤的地方。

83最新地址

后世的胶州湾或者说青岛附近,在汉末时分属三郡,胶州湾西岸是琅琊郡的,北岸是北海郡的,东岸是东莱郡的。

因为胶州湾适合建设深水良港,所以胶山附近,也有一座李典和孙观驻军的水寨,驻军数千人,自从曹军撤退令下来后,最前沿地带的军需辎重,都会先往回集中汇总到胶山,然后再由重兵保护,以车队转运回日照,再转运回内陆。

虽说从地图上看,由胶山直接去高览屯兵围困鲁肃的诸县挺近的,才不到一百里路。

但实际上,李典和孙观却不能走这条路。必须沿着海岸线先回日照,再走平原回沭水流域、再逆流而上去莒县和诸县,兜一个大圈子。

因为从胶山到诸县的直线路途,全程都是沂蒙山险峻山区,根本无路可走。徒步行军的话,部队付出一定的减员还有可能翻过去,但是带着大车辎重,是绝对翻不过去的。

这一切地理上的不利,都是曹军在选择了琅琊这块兵家不争之地来打时,就注定要承担的。

谁让你要打穷山恶水的沂蒙山区。

……

周瑜摸清了李典孙观的软肋后,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部署着。

当晚后半夜,或者说次日天亮前一个半时辰,在单向情报透明的优势下,周瑜所部就集结了全部海船水军,在曹军胶山水寨南北两个方向上,顺利登陆。

并且大张旗鼓,每人拿好几个火把,鼓噪猛攻曹军营寨。

当夜守卫此处水寨的将领,其实是李典,李典也算擅于吸取教训,他比几天前孙观在日照遇袭时,已经镇定了不少,也有严密修筑工事。

在周瑜第一波强攻的时候,曹军很有纪律地死守了营垒。

哪怕黑夜中弓弩无法瞄准远处的目标,只能胡乱盲射,全靠近战时居高临下的搏杀捅刺来退敌,曹军依然坚持了好一阵子。在肉搏之中,曹军的交换比甚至还打得不错。

那些从江东降军改编而来的刘备军,一度需要付出将近两倍的伤亡交换比,才能干掉守营的曹军将士——但好在这种炽烈的厮杀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全局烈度并不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