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看着自己面前,紧紧拉着他手,两眼慈爱看着他的皇阿玛,没有感觉高兴和孺慕,甚至只觉的身上鸡皮疙瘩都要落一地了。
他想要把自己的手攥回来,但是反而被逮的很紧。
“老四,朕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以后要是在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你就大胆的去做,朕都会站在你这边。”接着又拉着胤禛,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从四爷小时候还在襁褓中,因为去看他的三哥打了个喷嚏,吓哭了。因为嘴馋,偷藏半块糕点被罚掉金豆豆。四岁多那年,尿床把床褥塞到床底下
康熙帝是说的开心了,但是四爷并不想听自己的黑历史,而且如果皇阿玛来表示谢意是这个样子,那还是算了吧。
不过到底两父子还真的抵足夜谈了一宿,天边出现光亮的时候,康熙帝才有些闭了嘴,谈性过去了,疲倦也涌了上来。
由人扶起来,快要走到门边的时候,康熙帝背对着四爷,这才道了句:“老四,谢谢你。”谢谢你愿意让老大和老二走出来,而不是一辈子就这样,被圈禁在那四方天里。
四爷听道这话,心里百味繁杂。
最后只是平静的道了句:“他们也是我大哥和二哥。”而且毕竟皇阿玛都把皇位给了自己,而自己这个做儿子的,也愿意投桃相报。
当然,最要的是人才放在不用,实在是天大的浪费呀,而且他封了二哥为理亲王,还给把礼部交给他管,这样一来,他只需要在京城划拉一块地方,给二哥改建一个亲王府。
至于之前皇阿玛说的那什么郑家庄的行宫,就可以不用建了,这样少说可以省下十来万两银子呀。
赚大了的老四,虽然一夜没有休息,但是精神却极为亢奋,又让人请了他家二哥来。
胤礽还是比较了解他这个四弟的,从来都是个务实风,所以那怕现在他才接到圣旨,封禁才解除,便被请进来,他这个四弟递给他的便是一份大清未来教育报告书,除了文体方式很是新颖,而真正叫人眼前一亮的是里面的内容。
胤礽看完之后,缓缓的舒了口气,当了大半辈子的太子,他的政治素养也一点也不弱,很清楚这份计划书,里面的很多看法,若是真能具现化,在大清一点一点的落到实处,极有利于大清。
但是真操作起来,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之前,太上皇其实也有过改革科考的想法,但是最后都不得而终,多少人因为研读八股而名利双收。多少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就为了一朝得名天下知。
可以说现在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用它学它,依靠它,想让他们接受改革,放弃原有的优势,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呀。”胤礽感叹道。
四爷如何不知道这事难,但是很多事情,不会因为它难,就不去做了。
“就是因为难,所以朕才找二哥帮忙呀。
现在每年通过科举考上上来的学子,很多八股文写的那叫一个好,把人召来,谈书本上的东西倒也算的上对答适宜,但是真让他们做事,就露怯了,这些人的精力都花在如何写好一篇八股文,甚至很多连一些生活常识都不大清楚,又如何治理的好一县之地了。
现在,好些事情硬是找不到人来做,也真的叫人堵心。”
胤礽也只是感叹一句,这事既然落到了他手里,他少不了要用心把它做好。大清也是他的家,他的国。
“一来就废除八股取士肯定是不行的,我们的徐徐图之,先增开特别科,朝廷缺什么类型的人,就出一套特定的试卷出来,这样因该能暂时减轻对特定人的需求。
等人看到了不同的科考取士,这样分类科考也慢慢能被人接受。”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散了。胤礽也把那份报告带了回去,除了改革科考外,他对里面的格物技术学校,以及学府考试制度很感兴趣。
正好他现在不是只能呆在宫里的太子,也不是被圈禁的废太子,他可以去参观下大清技术学校,说走就走,出了宫门,太子心情不错的让李宝玉赶着车,直奔京郊而去,回来的时候,顺便还可以接上福晋一道,正好恭喜她当官了,虽然只是一个学舍的校长,品阶远不如太子妃,王爷福晋。但是相比福晋更喜欢前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