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邻居问姜棠她们能不能干,毕竟冬日闲着也是闲着,一下雪,有的家里连男人都没活干了。
所有人都默认冬日该休养生息。
但刘陈许家是姜棠找出来唯一能做生意的,其他人不成。
姜棠婉拒道:“这活不轻巧,洗碗刷锅,我这儿卖出去的吃食,碗得刷好几遍,就怕嫂子嫌麻烦,而且我也没啥钱,给不了多少,嫂子们乐意帮忙我自然乐意。”
街坊邻居,有些话不好明说,姜棠为人大方,她们若一直逼着倒显得胡搅蛮缠了,心里不甘也只能作罢。
刘大嫂担心别的,摊子摆在巷口谁来吃,这么偏的地方,离街里多远呢,怎么找过来。
可汤底煮上,刘大嫂就没话说了。
牛油辣锅香的呛鼻子,最香的还得是鸡汤菌菇锅,香味跟缠人的钩子似的。许是因为她见的好东西少,觉得这汤香极了,别说煮肉,就算煮地瓜煮土豆,也是好吃的。
味道隔着很远都能闻到。
白天刘大嫂要去摆摊,她让刘大郎多长点眼力价儿,给姜棠搬搬东西啥的,也不要钱,邻居帮个忙。再说了,她家的活儿还是姜棠给的呢,多做事没坏处。
刘大郎特别卖力,跟着两个帮忙的嫂子一块儿端砂锅、搬炭。
汤锅一直煮着,可都过了正午了,还是一个客人都没有。
两个帮工清闲了一上午,期间门一直拿眼缝偷瞄姜棠,这要啥也不干就拿十二文钱,这钱可太好赚了。
只不过,要真没生意,这姑娘不会反悔吧。
姜棠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客人过来,这个锅子的味道没得说,比以前她吃的菌汤锅还好。
除却味道,那还有什么原因。
难不成是因为这地方太偏了,客人是人,又没有狗鼻子,没人带着怎么找过来。
就像顾见山带她去的私房菜馆,那里也好吃,可一般人知道吗。
不知道,也得人带着才去。
私房菜馆是口口相传的,街上的饭馆靠的是招牌,她什么都没有,只靠味道哪儿有客人上门。
姜棠问刘大郎:“你敢不敢去街上吆喝生意?”
刘大郎也急,可他真不敢,看着姜棠,脸刷地一下就红了,“我……”
姜棠:“你去试试,带过来一个客人给你两文钱。带不过来也没关系,回来吃饭。”
刘大郎咬了咬牙,“那我去试试,但我不保证拉到客人。”
大约是前头几个摊子生意都好,卖锅子一个人没有是姜棠始料未及的,她点了点头,“别走远了,就在附近看看就行了。”
刘大郎年纪小,也灵活,嗖一下就跑开了。
巷口不时有街坊邻居绕出来看,姜棠稳住心神,给帮工一人煮了点面,“客人没来咱们先吃饭吧。”
一天十二文工钱,管两顿饭,这是说好的。
一个帮工安慰道:“东家先别急,做生意哪儿是这么好做的,下回可以试试去街上,那里人多。”
总得开个张不是。
姜棠笑着点了点头,那边虽然人多,可她租不起铺子,总不能把铺子摆别人家门口。
板车也不成,这用的肉和菜都要洗好切好,用过的锅也得刷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