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超人救护兵传记,戏眼是“这个英雄不摸枪”。
电影内核其实根源于西方宗教观,华国人理解不了这个,过!
《黑鹰坠落》,城市巷战,亮点是对为何而战的拷问。
电影给出的答案是“兄弟”,也就是战友情。
一眼看去似乎很普世,但实质与传统主旋律电影大同小异,都是二元对立的价值观。
爱的对立面就是恨嘛,越是爱护战友,越是痛恨敌人。
雷德利-斯科特当然可以引导全世界影迷一起痛恨黑叔叔,反正东非之角也没啥电影票房。
这个也不行,过!
《敦刻尔克》,三线叙事、时空交错、交叉剪辑,诺兰的时间概念电影。
敌人全都在镜头之外,是作为危机背景板出现的。
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逃生片。
抛开对内核与价值观的讨论,直接上手秀技术,这条路子好像有搞头?
陈一鸣突然来了灵感,顺着这个方向继续往下延伸。
时间!时间才是战争中最宝贵、最公平的资源!
把人与人的对抗转化为人与时间的对抗,在限定的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达成预定的目标。
对啊,虽然说一切战争电影都是反战电影,但是干嘛非要盯着敌人、武器、杀戮、爆炸、血腥等等元素不放呢。
类似的枪炮寥寥的战争电影还看过啥来着。
《士兵之歌》,大毛导演格-丘赫拉依的杰作,开创了战争公路片这个杂交类型,讲一个普通士兵在6天探亲假期中的所见所闻。
《1917》,不列颠导演萨姆-门德斯的作品,两个传令兵的8小时奇妙冒险,比起剧情技术上更加骚气,通过巧妙的剪辑实现了伪“一镜到底”。
诺大神的《敦刻尔克》场景太多太大,筹备时间短不了,陈一鸣肯定HOLD不住。
《士兵之歌》涉及场景也不少,而且建国初期的国内场景还原起来代价太大,也不大行。
所以,就《1917》比较合适。
如果以半岛战争为背景,玩儿一把“一镜到底”,有没有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