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小小的突破
陈一鸣坐在自己的位置八风不动,对于隔三差五的@连个眼神回应都没有,一心一意地玩儿木头人游戏。
这玩意儿没啥好辩的,辩赢了又没他半分钱好处,他对自己的前世经验毫无保留,听不听那是人家自己的事。
轮到他发言时,他牢记马二爷之前的嘱咐,一记地图炮也不开,简单分享过铂爵在东南亚取景拍摄的心得,就鞠躬下去了。
不辩经咱也有干货可讲,谁说讲话就一定要输出情绪呢?
这次会议的规格要稍微弱一点,从上头坐着的人数就能看出来,差不多刚过去年一半。因此流程上也快了不少,答疑和讨论基本没有,下午3点半就散了。
会后陈一鸣跟沈明汇合一起去喝茶,这餐饭是早就说好了的,拖到现在才施行其实是陈一鸣大大的失礼。
在《第十三层楼》这个项目上,沈大佬绝对是高风亮节,宣传下大力配合的同时,连演员红包都退回了大半,只象征性地拿了10万大洋,跟组里的武行替身一个水平。
话说的也漂亮,说是自己的戏份只值这么多,再多就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让陈一鸣无话可说。
陈一鸣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沈大佬这么给他面子,为的不就是之后的合作么,人家嘴上不说,他心里得有数。
因此算算时间,跟安西西一回国,他就给沈明打了电话,提出去帝都登门拜访。
距离沈明之前跟他约故事,差不多10个月时间,也确实该给一個正式的回应了。
沈大佬依旧十分客气,回话说没必要专程跑一趟,年底的行业会议时顺道一起吃个饭就行。
实质上,是又给了陈一鸣一段时间准备剧本。
跟着沈明来到城郊一家私房菜馆,除了厨子老板偌大的别墅就他们两个人,确实够私密的。
两人喝着茶扯闲篇,聊的也不是电影,而是周身的家具布置器物摆设,沈明是土生土长的帝都人,聊起这些东西的来历如数家珍,衬得陈一鸣就是一个乡下脑壳。
沈大佬以过来人的口气指点,“一鸣,干咱们这行的,什么东西都要懂一点,哪怕拍片用不上,对待人处事也只有好处。
我看你好像对大隐于市挺乐在其中的,这本身没什么不好,有才任性恃美行凶嘛,不像我,迎来送往的再烦也避不得。”
陈一鸣诚恳点头,“明叔说的是,我确实是想的浅了,净是图省事图痛快。不是不想改,但事到临头还是既怂又懒。”
沈明呵呵一笑,“你还算是好的,咱们华国的导演,骨子里多少都带着些文人气质,能像孙旺泉那样八面玲珑的还是少。”
话题就这么顺着聊下来,终究还是绕不开电影,陈一鸣悠哉了大半年,沈明今年只客串过两部电视剧,两人都是荒疏专业的状态,因此能聊的自然是近期的电影。
跟陈一鸣这个两耳不闻行业事的比起来,身为影协主席坐镇帝都的沈明自然是一肚子八卦,让陈一鸣很是开了一番眼界。
今年贺岁档被戏称为帝圈大反攻,几个国产票房炸弹全是帝圈出品,就算那两部港产片,也只限于制作班底,资方、制片、宣发都是帝圈那几家公司一手操办。
即便是出身沪圈的徐光头,也事实上投靠了帝圈,《不容易2》背后的出资方是三家帝圈公司,发行则直接卖断给了王一白。
要说同档期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武连靖了,武哥虽然也是帝都人,但平日里却是自成一派,极少跟帝圈老炮儿们掺和到一处。
这方面武连靖跟沈明很像,后者年轻时也跟帝圈走的很近,但成名没多久就退圈不混了。外界包括陈一鸣在内都推测是沈大佬崖岸自高,觉得混圈子丢份儿。
陈一鸣当然不会棒槌一样问出口,倒是沈明自己对此一点儿也不避讳,主动跟他说了一段往事。
有些资历的影迷都知道港圈北上,其实在此之前上溯至上世纪末,还有过一轮帝圈南下。
帝圈盘踞首都,对于风向敏感得很,算是业内最早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早在改制之前,因为出国拿奖而有了知名度的华国演员,就开始南下港城淘金了。
现在帝圈的老资格演员,那段时间都有过一段南下拍港片的经历,至于结果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沈明一脸感慨地说道,“那会儿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真以为凭自己能演出一番名堂,现在想想简直是不知所谓,别管你是导演还是演员,除非能混成老板,否则逃不开成为交易中的筹码。
一鸣,咱们这个行业有个说不上好坏的传统,就是喜欢踩着线玩儿,好像不突破点儿啥就吃亏了,一部片子就白拍了。
创作环节如此,连带着其他环节同样如此,你还不能说人家不规矩,因为处处都存在着模糊地带。
我欣赏你,就是因为你拍电影就是拍电影,从来不试图撩拨官方立场和大众意识的底线,偶尔搞搞创新也知道适可而止,而不是得寸进尺把便宜吃干占尽。
现在行业的势头确实很好,可是不好的苗头已经出来了,你去年在年会上说的那些,今年全都一一应验了。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个月邓朝自导自演的那部喜剧,背后运作的公司就是直接塞钱给院线,首周票房一分不要拿下了四成排片。”
陈一鸣听了只能苦笑,好家伙真会玩儿,比自己举的例子还要“创新”,比好莱坞的先进经验更加激进,这算不算开创行业先河呢?
沈明叹道,“这些操作我看不懂,但我本能地感觉这里头有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这么搞下去,迟早会出大乱子的。”
陈一鸣点头附和,内心却想到前世那场内娱大变动,可不真就搞砸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