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他的情,她是万万不愿意的。
李泌自然还记得张九龄对陈希烈的不友好评价,也知道卢姝对其心怀芥蒂,这也是他从未向精通道家学说的陈希烈请教一二的原因。不再提及搭便车的意图,李泌望向旅店的方向:“那我们先去休整一下。”
于是李游登上车前,准备将马车驶离。
栀子虽然不解朝中局势,却看出来陈希烈与主家的关系并不和睦,暗暗替一行人没能出塞感到可惜。
马车缓缓行走在道路上,周围往来的都是徒步行走的百姓,连一辆牛车都没有见到。当前方有一马车相对而来时,就显得格外醒目了。
本来双方都在道路中央行驶,这下子必须有一辆车驶到一旁让路才可以继续赶路。通常马车上的徽纹会直接表明身份,驾车的人可以据此立刻做出判断,究竟是哪边应该让路。可这两辆马车都没有刻上标志,李游打算直接出言询问。
“让开吧。”车内再次传来了卢姝的声音,提出由己方主动让路。
这一安排无疑让李游更加不满,赵郡李氏从武安君李牧传承至今,世人无不敬仰,今日却屡屡退让,实在是自降身份。念头一起,他握着缰绳的手迟迟不肯行动。
并不知道他的内心纠结了这么多想法,卢姝当然明白,若是往常发生了这种事,可不是她想退就能退的。因为她代表的是卢氏的颜面,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外人归结在家族父母身上。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她出游在外,不管是对面的车主还是满街的百姓,都不知道她的身份,有些事自然不必太过在意。
眼见李游还不行动,栀子在旁边有些坐立不安:“李护卫?”
李游不去理会她的提醒,但车内传来了李泌的轻声呵斥:“没听到娘子的话吗?还不退开?”这下李游再怎么心有不甘,也只得依令行事。他扫了一眼对面的车夫,对方神色如常,仿佛他的避让理所应当。李游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疑惑,难道对面还真坐着什么贵人?
第十四章郑维
见车辆行动起来,卢姝顺手拿起案上的《三国志》,开始构思接下来的剧情。李泌也手捧着《道德经》继续研读。
突然感到有一束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卢姝下意识的抬头望去,只见旁边的马车上,一个陌生男子正眼中含笑的注视着她。
自认与这个男子并不相熟,卢姝收回视线,还在思考已经降汉的姜维要如何与诸葛果展开感情线。不料对方竟然停下马车,前来问候。
“卢娘子,李郎君,今日能在这里一见,真是有缘。”对方熟稔的喊出了二人的身份。
男子身穿普通的青色袍衫,并未穿官服,温和有礼,卢姝一时拿不定他的身份。和李泌对视一眼,显然二人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眼前之人与自己有着什么渊源。
来人的自我介绍解答了他们的疑惑:“京兆府参军郑维,是仲益的同僚好友,我们曾在胡姬酒肆有过一面之缘。”
仲益是卢奕的字,听说是族兄的朋友,卢姝自然要下车回礼。虽然她对这张脸完全没有印象,但稍稍一回忆,就能知道相遇的时间,毕竟她就被卢奕抓包过那么一回。最重要的是郑维任职京兆府,卢姝脑海中的那根弦因此被拨动了一下。
张九龄病逝以后,朝堂成为了李林甫的一言堂,她改变玄宗的希望彻底破灭。卢姝独自坐在房间里,盯着窗外一片黑暗的夜色发呆。一个念头在寂静之中悄然升起:只要高高在上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不是玄宗,而是另一个愿意去励精图治的君王,那么即使劝不动玄宗,也不会再有什么影响了。
这个念头一经出现,便牢牢的扎根在了她的脑海中,随着时间流逝而越发的茁壮生长,让她开始思考该如何去实施这个想法。一个她可以参考的成功案例慢慢浮现出来,玄武门之变。
发动兵变的必要因素就是兵马人手,而护卫京师的三股兵力分别是禁卫军、金吾卫以及京兆府。卢姝本想从有族兄任职的京兆府先下手,可卢奕性情刚正,不等多加劝说,他首先就会翻脸斥责。身边之人都不会支持这个相当大逆不道的做法,卢姝无奈之下只好暂时按捺下这一打算。
如今郑维的官职让这个想法再度在心中肆虐,卢姝努力摆正她的表情不露出异样,诉说着没能前往突厥的遗憾:“陈正使与我家并无交情,贸然请求着实失礼,我们只好放弃这个计划。”
陈正使是没有交情,但他这个郑副使刚刚宣称与卢奕是好友至交。郑维听出了卢姝的弦外之意,笑意融融的接道:“既然卢娘子有心前往突厥一观,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