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来料加工
种植这块虽然轰轰烈烈,但是缓不济急。
青黄不接,很多地方已经开始缺粮了。
大旅长一走,高建武就在想办法弄一批救急的粮食。
他当然知道哪里有大批量的粮食,但是很可惜,他手中没有那么多的钱,特别是硬通货的大洋或者美刀。
现在高建武手中的工业看起来已经有了很大起色,同时农用车这样的工业品也开始外销,但是规模上都不算太多,几万辆顶天的规模,起不到太多作用。
何况现在需要进口的东西也很多,南洋那边原材料进口和西方的电子元器件以及机械设备进口都需要硬通货。现在高建武还可以勉强平衡。但是如果要大批量进口粮食的话,就没有那么多钱了。
想到这里,高建武也是头大。
他的工业品发展计划现在很多都是研发和试验生产初期,大规模出口不光是品牌和渠道不具备,就是自己生产的产能也不具备
现在又不是原来时空那个产业王国,发展最快的军工现在就是自用,根本不可能出口换钱,其余的工业产品,除了汽车这块发展较快,其他方面也就是盘尼西林药品有优势,但是这个药品西方也是大量生产,彼此间技术差别不大,要想大规模销售出去也不现实。
思来想去。
高建武能够想到的,还得是发展一下服装产业可能性大些,因为这个产业起步要求低,完全是劳动密集型吸纳工作机会又多,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如果成规模发展可以很短时间见效。
高建武确定了这个思路后,忍不住也苦笑了一下,想不到原来时空需要靠服装来换飞机,今天,他高建武作为穿越人士,也得先靠发展服装来换粮食。
服装产业原本并不在高建武发展工业的计划中,绝大部分现在都是靠民营在运作,因为这一行门槛不高,需求面广,从裁缝店到服装厂都可以干,在根据地这块产业高建武就放手让民营去发展。
有了这个想法,高建武就开始在根据地摸底,他是发展工业的负责人,一声令下,调研结果很快就拿出来了。
高建武拿着调研结果,发现现在服装产业与其说是一个产业,倒不如说还是小农模式,绝大部分做衣服的都是面向当地民众消费的服装厂或者裁缝店,遍布根据地各个城市,但是成规模有品牌的几乎没有。
倒是上游的布匹丝厂相对成规模一些,不过在高建武看来规模也不够大,服装产业总体上因为有4万万同胞市场挺大,但是款式和材料方面都非常保守,根本没有像样品牌,让高建武看了后摇了摇头。
这事,又得是他亲手来推动才行了。
“各位老板,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有一件大事需要给各位商量。”高建武从各地请来几十位服装界有影响的老板聚集起来,看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今天找他们有什么事情。
高建武没有打哑谜,直接开门见山说道:“各位老板都是服装界的翘楚。首先我想问一下,咱们这在座的老板中间规模最大的是哪位老板?年销售达到多少?”
高建武这么一问,大家眼光都突然转向了一个人。
那是一位身材瘦削、戴着眼镜温文尔雅的中年人,只见他不紧不慢的举手站了起来。“高部长,在下是五和针织厂任志刚,如果说汗衫这个品类,在下创立的鹅牌汗衫或可是全国第一,年销售超过200万大洋(合新币千万)。”
高建武当然知道任志刚这个当今的服装大王,毕竟在开这个会的时候,他已经对在座的各位老板进行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