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有江湖人的行事准则,他们没有什么羁绊,所以他们盯着那些气势惊人,漫山漫野漫官道的庆国骑兵,眼中没有一丝畏怯,反而是生出无穷的愤怒与战意。
天下一大半的九品强者都在这里,他们不怕什么。
大皇子坐在马上,冷漠地看了这些倔犟而不肯低身的剑庐弟子一眼,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却听到从斜方传来一道熟悉、清亮,却有些疲惫,有些淡然的声音。
“剑庐弟子听令。”范闲微闭双眼,说道:“回城助城主府维持治安去。”
这个理由很荒谬,范闲在心里叹息了一声,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本来就不应该让剑庐的弟子们来此,这些人都是高手之中的高手,个个都是傲骨难伏之人,尤其像李伯华,十三郎这些厉害角色,要不就是天下第一钱庄的掌门人,要不就是最有可能晋入大宗师的强者,怎么可能在一国之威权下低头。
东夷城的血性确实不多,若有十分,至少有九分是留在了剑庐弟子的心中。
听到门主发话,剑庐弟子们不敢抗命,心中知道小范大人是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僵持片刻后,李伯华终究老成持重一些,沉默许久后,长叹息一声,两行热泪无声流下,带着师弟们黯然地往城内行去,让开了进城的道路。
王十三郎没有随之离开,也没有下跪,他只是冷漠地站在范闲的身旁,看着庆国来势汹汹的骑兵,就像眼中根本没有任何人一样。
大皇子眼带深意地看了范闲一眼,然后身旁的戴公公展开了手中的圣旨,对着跪在仪仗之前的东夷城官商们轻声念了起来。
“朕闻知先生已去,心恸难安,又闻先生高义,以黎民为重,心生敬意……”
范闲在官道一侧,静静地听着这一道最重要的圣旨,发现这道圣旨并不像往年一般,尽是制式模样,却着实是皇帝陛下的口气。而且话语里的心恸,敬意并无虚假,至于东夷城的人,会怎么看待阴杀四顾剑的庆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道圣旨很长,叙说了庆帝对于东夷城子民们的问候,以及关于一统天下对于黎民百姓的重要性,字字诚恳。
最后皇帝陛下认可了云之澜东夷城城主的任命,令其择时入京,接受册封。
跪在最前方的云之澜听着这道旨意,并不怎么意外,自己这个城主虽然是谈判得来的位置,但要当下去,必须要经过庆帝的亲自册封。
他有些黯然地起身,双手接过圣旨,再行一礼。
一应仪式还在继续,这是无比繁复而无比重要的仪式,一个关于征服与被征服的仪式。
大皇子下马,走近了范闲,看了他半晌后说道:“先前做的不好。”
范闲知道这位亲近的兄长,指的是自己让剑庐弟子离开的事情,沉默片刻后应道:“我已经很累了,不知道还应该怎样做。”
“但剑庐弟子们的态度还是要表现一下。”大皇子温和地望着他,安静了一会儿,极为严肃地说道:“不过,你已经做的足够好了……我想,整个天下,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谁能比你做的更好。”
范闲微微一笑,没有接过这个话头,只是说道:“剑庐弟子的态度,会展现给陛下看到的。”
他低着头,对身旁的王十三郎说道:“十三郎,你负责安置大军进驻仪式。”
一直沉默的王十三郎霍然抬首,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范闲,意思很简单——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一个简单的人。”范闲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从你身上我学会了一点。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在大皇子微微疑惑的目光里,范闲拍了拍王十三郎,说道:“我想你也希望这件事情能简单一些。”
……
……
剑庐十三徒王羲站在那队骑兵面前,不由想起,很多年前桑文姑娘带着他去挑选姑娘的那个明朗的下午,一样的无奈,一样的头痛。
他这才知道,从那个下午开始,范闲就已经决定将自己的人生与他的人生捆在一起。关于这一点,简单的王十三郎想了想后,就简单地接受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酷无情,他的心头便是连感动也不敢感动。
风尘渐起,未仆,成龙,由官道直卷大城,庆国骑兵的速度渐渐加快,范闲不由眯起了眼睛,掩住了口鼻,不知道这种压慑之势是谁下的命令,不知道会不会令东夷城的人生出抵触情绪。
他凝重地回头望去,却发现出乎自己的意料,除了剑庐那些强者们的脸上带着一抹隐怒之外,其余城主府的官员以及前来见礼的诸侯国王公们,却是面现惧意,脸色苍白,似乎根本生不出任何反抗之意。
万名骑兵踏尘而至,声势惊人,竟是生生吓的东夷城大部分人就此断了反抗之心。
看着这一幕,范闲忍不住在心中叹息了一声,东夷城的血性确实太少了些,大皇子这一手虽然有失粗暴无礼,却是正中对方的要害,不知道是不是皇帝陛下在行前有交待。
不过东夷城血性少,对于范闲来说,却是一件好事。他从来没有奢望过,北齐人会像东夷人这样不战而降,能少流一部分的血,都是好的。
马蹄如雷,片刻间来到东夷城郊,万名骑兵身着深色轻甲,在阳光下散发着刺眼的光芒。震起的烟尘渐渐落下,露出这些庆军的真容,密密麻麻的骑兵,就这样围在了东夷城外。
安静,一片安静,甚至是那些扭动着头颅的战马,似乎都被庆军的军纪所震慑着,不敢刨蹄,不敢喷息。
一万双冷酷的目光,注视着东夷城前来迎接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