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自然是个体面人。
反正比喝醉酒和亲弟弟在府门口抱头痛哭的温二老爷体面。
“就是外行看热闹,才看得这么激动,你们内行人?就竖着耳朵等挑刺了。”曹氏小声嘀咕。
别当她没看到?温子甫的眼睛?也是红的。
半斤对八两?还来笑话她。
温子甫的确心中澎湃。
辞哥儿比他想的?要说得好得多。
温辞没有举一反三?没有去套用、化用,用李三揭的东西来融会贯通,以相对灵性的方式去回答这道题。
他选择了最踏实的方式去解答。
因地制宜。
我不懂蜀地,我不乱说。
我了解临安府,我仔细给你们介绍。
温子甫看过李三揭的文章?知道温辞的讲述比李三揭写的丰富得多。
并非李三揭写得不行?而是笔述文章?与口头讲述?题材不同,呈现也就不同。
温辞还融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都是之前温子甫给他讲那文章时他们讨论、钻研过的点?那些领悟也都被温辞说了出来。
温子甫一瞬不瞬地看着温辞。
他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
小聪明,谁都有,面对不擅长的考题时怎么处理,各种技巧海了去了。
但是,读书人,最不能丢的,就是这一份踏实之心。
温辞的回答足够踏实,足够诚恳。
若是放在考场上,这文章过不了,但在今日这样的状况下,这是一份出色的答卷。
他替儿子骄傲。
他教出来的儿子,怎么就这么棒!
雷鸣的掌声渐渐止了,但议论声没有停下。
温辞经过杜老先生身边。
老先生看着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论天资,温辞不算顶尖,但他刻苦,家里也能予以支持,论韧性,杜老先生很欣赏他,但现在,老先生又要补一样,品性。
踏实,无论是念书还是做官,这一点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