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砚既然这时候过来显然是要留宿的,也不用另外做安排,去年在沈家住着的时候就和沈华一屋住惯了,这次也直接住沈华一屋子就行。
晚饭过后谢砚被沈清鸾拉着出去溜达了一圈,趁着这点时间,沈风对着可能一个不小心嘴巴就会秃噜儿的沈华强调了好几遍之后,最后还总结道∶&ot;你看到囡囡对谢砚的势在必得了没有?&ot;
&ot;看到了。&ot;沈华乖巧点头。
就挺奇怪,一开始明明很不在乎的,好像突然之间就格外注意起来了。
&ot;若是这时候这桩婚事出了什么差错,你觉得囡囱会怎么样?&ot;沈风说完这句话就转身回自己屋子里去了。
&ot;呃……&ot;沈华脑中的第一反应,是妹妹把谢砚捆吧捆吧然后扛上远走天涯……不得不说这种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于是和未婚妻溜达回来的谢砚对上的就是一个格外沉默的沈华。
&ot;你怎么了?&ot;谢砚是真觉的沈华这个样子有些不对劲儿。
…我在尝试让自己看起来成熟稳重一些。&ot;沈华有些沉重的道,&ot;人总要学着长大,学着接受,学着妥协,学着和自己和解。&ot;
谢砚不知道沈华这突如其来的感概原因为何,但是不妨碍他赞同。
沈家二郎君,但凡熟悉的谁不知道他性子跳脱言语无忌,所思所想更是天马行空,如今到了京都,又不是暴露身份的好时机,确实需要低调沉稳。
&ot;你也觉得这才对,对吗?&ot;沈华期待地看着谢砚,得到对方点头认同,似乎松口气,拍了拍谢砚的肩膀,&ot;那我们就共勉吧。&ot;
并不清楚要共勉什么的谢砚最后还是点了头。
得到他应答的沈华安心了,钻进被窝瞬间就进入梦乡。
对于各种细节很敏锐地谢砚∶……他好像错过了什么东西…
另外一边确定自家二哥彻底睡死过去的沈清鸾也安心闭上了眼睛。
很多商家今日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店门前悬起挂绳扎灯笼了,更有大大小小的摊子摆出各种各样的灯笼,有一看就便宜粗糙的,也有十分精致的。
&ot;都比不上小梅花送我的花灯。&ot;沈华扫了一圈大街两边的灯笼,颇有些得意的道,&ot;可惜这次没有带过来,等之后接爹娘过来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我的花灯。&ot;
&ot;那边有一个摊子,这是卖什么吃食,像是馄饨,好多人等着一定很好吃,等安顿好了可以来吃。&ot;没有人搭理,沈华一个人也叨叨的很高兴,&ot;那个点心铺子是不是昨晚那个莲花酥的铺子?盒子上的名字就是这个……那是医馆吗?好大啊!那群人看着像是学子,他们在干什么?对对子吗?&ot;
谢砚∶昨晚是谁说要低调稳重的?
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马车哒哒哒往前,走过繁华的大街,慢慢靠近城中心相对安静的街道,这里没有那种摆在外头的小摊子,所有的店铺统一都是装修豪华的,再不然也是清新淡雅的,总之看着就不是普通人能进去的。
也是这时候沈家这一行人注意到,现在的街道比刚才的大街突然宽阔了三倍,而大街中间是一片用雕花石板拼成的道路,所有的人和车马都走在两侧,就算有人要穿过去到对街都是用很快的速度,丝毫不敢在上头停留。
&ot;这是只有皇亲和有爵位的贵族能跑马的直道,普通人也可以穿行,但是不能在上头长时间逗留。&ot;谢砚对着一众人介绍。
大家都是抱着敬畏又好奇的眼神看着这条雕花的直道,只有沈华问道∶&ot;这种雕花石板是不是不如两边的路结实?&ot;这可是那位疑似穿越同人的太元太祖萧仪亲自设计督造的都城,沈华很难想象谁会在这么宽的一条水泥路的中间特地撬出一条石板路,&ot;太祖那时候盖的时候就这样的?&ot;
&ot;不是,这是后来方便皇室和贵族出行,也避免平民不小心冲撞才特意加上去的。&ot;谢砚说完就见沈华扯了扯嘴角,脸上写着四个字【果然如此】。
&ot;嗯。&ot;沈华突然就有些没精打采起来,也不再叨叨了,就这样看着街道两边来来往往的人。
终于马车拐入了一个相对宽敞的巷道,置办的宅子就在这条巷子里。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域
虽然钱是童绾出的,地契房契也是她拿的,但她还是头一次来,当然这里除了谢砚之外都是第一次来。
沈风在拐进有些熟悉的巷子的时候才发现,这不是上辈子谢家所在的巷子吗?只不过后来他们父子得势之后,就另外赐了丞相府,这边的谢府就让给后来上京来的谢家族人住了。
果然,谢家和他们置办的院子就在对门,要说谢砚这个介绍人不是故意的,沈家人就没有一个信的。
谢家的宅子很大,除了临街的几家带铺子的院子,整个一片都是谢家的围墙,而对面的人家就多了一些,但看得出来原本也应该是一家的,只不过是一点点隔断出来的院子,然后换了一个又一个主人。
大概是某一个大家族落魄了,最后被不肖子孙一点点卖掉的吧。
&ot;这一片原本都是谢家的,后来对面被当时的皇室收了回去,之后由工部规整之后用于赏赐和出售,我这边早二十年也只有最后头的主院和两个花园还是我们谢家的,后来周边被我们花高价一点点买了回来。&ot;谢砚淡淡的介绍道,对于这种世家的起起落落并没有多大的感概。
刚刚还在想不肖子孙的童绾有些不自然的一笑。
马车走过几家朱漆大门,最后停在一处并不算大的宅子面前。
这座宅子应该是从旁边的大宅里分出来不久的,而且不是从前到后全部分出来的那种,而是只分出来了前面的几进,至于后面被明显比旁边要新一些的高墙所隔断,至于旁边几家也是差不多的格局,都是边上大户人家分出来的小宅子。
这一排小宅子应该都是二进的,但是因为用外头原本的高墙重新修了大门圈了一个前院,这一排宅子就成了三进宅子,但是它和真正的三进宅子不同,它的第二进没有厢房只有一排倒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