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后在池迟的强烈要求下被戴了草帽跟着下地去了。
大周《田地法》里规定“丁男十八岁以上,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老死还官。百姓迁徙和无力丧葬下可卖永业田,贵族的永业田与赐田可自由买卖。”
这些田地看着虽多,可基本上农具简单,照顾不过来,达不到精耕细作都是广种薄收。
与此同时还有“租庸调制”,征收之下,能吃饱都是奢侈。
池迟坐在地头的大树下,看着飘黄麦地里只有五六户人家在收麦子叹一口气。
还是有不信的人家啊。
第36章地龙翻身了
不过这叹息也就一瞬,反正她是会护好家人的。
至于村里人,信能一起走最好,不信,那也是个人选择。
天灾人祸下受苦的总是百姓,可她现在没那么大能力,能护好自家人就是她的全部心愿。
拎着装满水的茶壶和一摞碗,池迟直接冲进了几乎与她齐平的麦地里,小奶音一吼,众人便乐呵呵的停下来擦擦汗,喝上一碗水,缓个片刻便又继续。
一旁几家瞧着奶萌小团子穿梭在地头可是眼热了一番,瞧瞧他们家的娃,大的倒是懂事知道干活了,小的早不知道野哪里去了。
等到日头升起来,装好了一车麦子要赶骡子车回的池天海直接把闺女带了回去,这大太阳晒着他心疼啊,一同走的还有被劝说回家做饭的柳氏。
不少还没行动的人家瞧着池天海骡子车上麦穗都不饱满,一面心疼粮食又一面说着那大师说的不一定准,无论啥池天海一律笑呵呵回一句,“宁可信其有,亏点收回来踏实。”
有被这话说的动了心思的纷纷回家拿了镰刀带着全家人下地割麦子去了。
剩下些觉得这都大半个多月没事了,怎么可能会有,抱着胳膊在村口瞧热闹,嘲笑着他们傻。
老池家人现在可顾不上那些,白天不停的下地割麦子,晚上还得连夜去麦场把收回来的麦子用骡子拉碾子并人工手打脱粒。
就连池迟都挥着一个特小号的连枷,跟在柳氏后面转圈打。
这打麦只是收割回来的第一道工序,之后还得挑有风的日子扬场,让风吹走麦麸和残存的麦秆,之后还得晒。
这从收割到晒都得选好天,不然遇上阴雨天,那收回来的麦子就该发霉了。
虽说老池家人少,可架不住都是一顶三的好手且顿顿有ròu,还是用了六日功夫才忙完,顺带手的还把张大夫没干完的几亩地收了回来。
等到最后一袋麦子装进布袋里,池老太才算松了一口气。
万幸啊。
而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