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这是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拥有三段式的结构,故事层层递进,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只剩下意味深长。
小说的写作年代已经非常久远。
但相信现代人也无法很好地回应这个问题——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需要多少金钱?
多少房子?”
摇了摇头,张麟在满场钦佩的注视中,声音磁性的说道:“托尔斯泰说,其实一个人最终也就是需要一个从头到脚六英尺长的土地而已。
设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因为舍不得一千卢布而倒下,成功地将圈到的土地归为己有,他就会幸福吗?
结论是:不会。
因为欲望已经蒙蔽了他的心灵,他一定会想到更多更好的土地,最终被欲望迷失了眼睛和心灵。
所以,知止,知足才能够长乐。”
顿了顿,张麟屁股往前挪了挪说道:“我们父母辈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了房子、小车就觉得幸福美满了。
可是近几年,我们看到别人有大房子,别墅,还有豪车,就羡慕不已。
加上大家都认为,这些东西,代表幸福……”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麟讲了很多。
最后,他讲述了一个例子。
去年中旬,浙省有一名90后小伙,厌倦城市的生活后,毅然决然回到老家,跑到一个大山里面去居住,撘棚养猪喂鸡,提前过上了“养老”的生活。
这位小伙的网名叫王子青蛙(罗强),是一名粉丝百万,货真价实的90后。
在住进山里以前,他也曾到外面去打过工,学过汽修,进过工厂,开过出租车等等。
可是一圈展转走下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他,还是发现家乡才是他灵魂的归宿。
因此他变卖所有打拼下的资产,带着差不多三十万回到了老家。
看着两鬓斑白的父亲,看着腿脚开始不利索的母亲,小伙愈发坚定了回家的决心。
“记得当时,他给我发了一段很长很长的私信。
真的,看的我感触很深,对亲情有了不同的想法。”
回忆说着,张麟微笑道:“亲情,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意味。
尤其是在我们华夏,对亲情的真爱,已经成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再稍许咀嚼一下我们的国家、民族、家族或个人史,更能察觉出文化意义上的亲情,对于华夏社会单位组织家族和个人等非同小可的影响。
华夏传统道德,是建立在儒家的实践理性文化之上。
以仁为核心,以宗法血缘纽带为特色的产物,讲究三纲五常。
而居五常之首的仁,孔子曾解释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下意识说了一通,张麟咳嗽一声道:“哈哈,跑题了,咱说回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