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此言,萧何的眼睛都亮了。
刘邦必是早就想好要称帝!
如何能不称帝呢?以称帝而定天下之一统,也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样一个天下往后绝不能再自相残杀,以至血流成河。
“你可听闻诸王请保留他们的王爵以为那是我对他们最大的善待?”刘邦承认他的想法,也问起萧何可听说他在来长安之前,那些诸侯都是什么样的心思。
“汉王答应了。”萧何仅仅是陈述刘邦做过的事,但萧何以为刘邦之所以会答应,一定有他的理由。
刘邦微微一笑,“以一个王爵换他们手中的兵马,值与不值?”
此话落下萧何呆住了,这是在消化刘邦话中的意思。
以一个王爵换他们手中的兵马,此话从何说起?难道封王可以不给他们封地,不给他们兵马?
“这长安城挺好的,若有诸位在此,将来一定会更加繁华是吧?”刘邦明白萧何的震惊,赶紧说出他的意图。
萧何本来就觉得刘邦定是有别的打算,不过可能会徐徐图之,没想到刘邦直接将人的翅膀折了?
这一招对刘邦自然是极好!各路的诸侯王都留在长安,便在刘邦的眼皮底下,虽然刘邦会让人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可他们手中的兵权都到刘邦的手里,刘邦想要如何的安顿他们,不过都是刘邦一个想法的事。
站在各路诸侯的角度,只怕是会说刘邦心狠。
“诸王未必愿意。”萧何能想得明白的事,其他人如何能想不明白。没有人会愿意成为刘邦可以任意宰杀的人,每一个都会反抗的。
刘邦沉着道:“我打算给他们赐下丹书铁券,若非谋反作乱叛国之罪,可保他们不死。”
萧何其实心里也为刘邦这一招而惊心,听完刘邦的话,萧何心中的大石算是落下一半。刘邦要留下诸王在长安,在他的眼前,那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心,而是为了天下。
人心皆易变。现在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是好的,实际是不是好怕是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既如此又何必的强人所难?
萧何想了想道:“虽可免死,却不得不约定成例,不可无节制。”
听着萧何的话啊,刘邦是高兴的,与在他身后的吕雉对视一笑,“如何。我就说我们萧先生心怀天下。这样的人当为百官之首。”
萧何没想到刘邦和吕雉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明显是心里有数的。对刘邦最后称赞的一句,萧何连忙地道:“当不得汉王赞许。”
“你就不必谦虚了。我们相交多年,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有数,别的人再怎么能说会道也不及你一颗真正心怀天下的心。”刘邦对萧何确实有着极高的评价。
萧何看着刘邦对他赞许有加,很是满意的样儿,也是有许多的话都说不出来。唯有与刘邦作一揖,“谢汉王赞许。”
刘邦将他扶起来,“你我之间不必说这些虚话。丹书铁券有别人的一份,也有你的一份。你能记得为天下之心,在这个时候依然要约束别人,也约束你自己,难得可贵。”
对萧何这样极高的评价,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因为萧何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公心的人。
“能遇你与子房,韩信,是我三生有幸啊!”一个为宰辅之能;一个智囊;一个可统领千军万马的元帅。刘邦想着都觉得不真实。
萧何听着刘邦抒情,又何尝不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萧何百感交杂,更多还是欢喜的啊!
“这是自然。”别说刘邦认为遇上这三人是三生有幸,吕雉也一样的认为。
想想刘邦是什么出身。竟然能遇上这样三个各有所长的人,得他们相助,才叫刘邦能那样快的得到天下,也得以治好这个天下。
“汉王赞许,何不敢当。”刘邦和吕雉都对萧何给予极大的肯定,这更是让萧何不敢当,连连拜下。
“萧先生。”刘邦这回把人扶起,扶好了。
萧何和刘邦四目相对,刘邦正色与萧何开口:“萧先生,将来的路还很长,这个天下久经战乱,百废待兴,我需要你倾心相助,望你日后能如从前,也能如现在。”
话说完,刘邦朝萧何郑重地作一揖,这是真情意切的相请,唯望萧何可以不忘初心,不改初心。
萧何如何也想不到刘邦有这样的请求,微微一怔,却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刘邦是真想要这个天下好。